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云南新闻

“峨山奇人”的三板斧

时间:2019-09-26

峨山县有个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他叫薛家川,是双江镇沐勋村的一位烟农。自2015年流转200亩烟田以来,薛家川通过种烟、种菜、养肥猪的“三板斧”,带动烟农拓宽了增收致富路,被烟农们称为“峨山奇人”。

今年44岁的薛家川待人淳朴,处处透着精干。近几年来,他依托流转的200烟田,大力发展生态循环经济,做成了“烟+菜+猪”三个产业,每年总收入1300万元,纯收入近200万元。

薛家川掰着指头算了一盘帐:“轮作烟叶+玉米100亩,年产值达90万元;轮作种菜100亩,年产值200万元;合资兴建年出栏5000头生猪的养殖场,年产值1000万元。三个种养项目,每个都有好收益”。

薛家川通过种烟、种菜、养肥猪的“三板斧”,带动烟农拓宽了增收致富路

百亩烟叶稳收入

今年,薛家川的百亩烟田长势很好,整齐一致,成熟度均匀,又迎来了一个好收成。令人想不到的是,从烟田整理、烟苗移栽、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烟叶优化,到采摘烘烤、分拣售卖,都是薛家川一个人主导完成的。

薛家川从2016年开始种植烟叶。几年来,他一个人主导完成百亩烟叶的种、管、烤工作。“每天天不亮就下地干活,天擦黑才离开烟田,每个环节自己动手干、每项技术自己带头上。”薛家川笑嘻嘻地说。

懂技术、肯吃苦、会管理,是薛家川种烟的三大“看家本领”。

“要想收获高质量的烟叶,一定要懂得烟叶优化的道理,有舍才有得。”薛家川说,烟站规定一棵烟留叶不超过20-18片,但他却只留14-16片。烟叶数量减少后,不仅劳动量减少了,而且营养集中,品质过硬,烤出的烟叶色泽好、质量高,最后因产品单价高,总收入不降反增。

每年烘烤烟叶时,薛家川都要守在烤房两个月,全部烤完百亩烟叶,使烟叶的烧烤质量和烘烤成本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这几年,薛家川烘烤的烟叶全都达到上等烟水平,均价卖到35-38元/公斤。

“多洒一滴汗水,多增一分收入。”薛家川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种植烟叶,每年种烟纯收入20多万元,亩均纯收入2000元以上。

烟菜轮作增效益

薛家川以稳定的百亩烟叶收入为基础,实施“烟叶+蔬菜”的轮作种植,采用“订单种植+直销出口”的经营方式,把烟菜种植“玩”得风生水起,综合收益不断提高。

先说烟后玉米。薛家川每年收完百亩烟叶,立即进行烟后鲜食玉米种植,种出的鲜食玉米质量优良,卖出了好价钱。每亩土地“烟叶+玉米”产值达万元。

薛家川通过种烟、种菜、养肥猪的“三板斧”,带动烟农拓宽了增收致富路

再说烟菜轮作。薛家川按照出口的品种需求和质量要求,每年划出100亩烟田轮种蔬菜,并组织周边烟农按照技术标准参与种菜,向农户讲解传授种菜技术和好经验、好办法,带动农户扩大蔬菜种植面积,打造成500亩规模的出口蔬菜基地。出口蔬菜实行订单生产,形成稳定的销售渠道,获得明显经济效益。烟农们高兴地说:“跟着薛家川种菜,鲜菜还在地里就卖完了,还能卖出好价钱”。

近两年来,薛家川种植的西蓝花、娃娃菜、玉米等农产品出口到香港、泰国和马来西亚等地,其中两茬西兰花产值160余万元,一茬娃娃菜80万元,一茬轮种玉米30多万元,纯收入突破75万元。

2019年,薛家川种菜又有了新主意——筹备建设冷链库,构思建设峨山县蔬菜交易市场,加快烟区蔬菜产业发展。

种烟种菜养肥猪

种好烟、种好菜,收益不断提高,但薛家川还不满足,他又把增收的目光投向新的产业链——养肥猪。

2017年,薛家川与几个合伙人共同投入千万资金,在峨山县小街镇流转120亩地,建起了年产5000头生猪的养殖基地,每年纯收入超过100万元。

薛家川养猪,采取种养结合的方式。“养猪需要饲料,我们养猪的饲料可以就地取材。”薛家川说,“猪特别喜欢吃菜叶,我们把剩菜叶拿来当猪饲料,降低了喂养成本。猪粪经过发酵后变成农家肥,再运到地里,增强了土地肥力,烟叶蔬菜长得更好”。

薛家川说,采用“蔬菜+生猪”循环种养模式,用粪污、沼液等有机肥种植的蔬菜又新鲜又无公害,饲养出来的猪同样肥壮,自然有销路。2019年,薛家川种菜又有了新打算——扩大养猪规模,力争2020年出栏1万头优质肥猪,实现产值2000万元。

云南网记者 朱绍云 摄影报道

  • 上一篇:通海县启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 下一篇:全国党报媒体走进澄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