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云南新闻

景洪市 提升宜居环境 营造美丽家园

时间:2019-09-26

原标题:景洪市 提升宜居环境营造美丽家园

目前,全州上下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近日,记者走进景洪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就这一工作采访了副局长刘申。

刘申介绍说:“景洪市对开展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工作非常重视,制定了提升人居环境五年行动计划和农村提升人居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全力推进此项工作。在整个过程中有很多亮点,比如说,结合自身特点推行美丽宜居乡村大比武行动和万吨水泥进农村活动,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在‘两违’治理方面,景洪市广泛宣传动员,共拆除违法建筑68万平方米,清理违法用地51万平方米,全省排名靠前。目前遇到的主要困难是随着生态红线的划定,很多农村提升人居环境项目无法落地。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积极展开调研,整合有限的资源,尽快地帮助这些受限项目重新进行选址,尽快落地。”

为实施新一轮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景洪市在2016年就制定了《景洪市进一步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五年(2016-2020年)行动计划》,并成立了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和5个专项工作组,高位推动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工作。各乡镇(农场)、街道办、成员单位结合实际,层层建立领导机构,明确工作任务,为工作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围绕工作目标,把工作重点放在依法整治“两违”上。不论违建程度大小,不管涉及哪个部门,均坚持一把尺子、一个标准。截至2019年8月,全市共清查出城乡违法违规建筑1815宗,累计查处违法违规建筑1289宗。加大执法宣传力度,强化动态巡查,依法打击、制止各类涉及国土资源的违法行为。全市共普查违法违规用地337宗149.07万平方米。

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着力把提升环境卫生作为整治人居环境的突破口,把垃圾乱堆乱放、污水横流等问题作为近年来解决环境脏乱差的一项核心工作,集中解决难点问题。景洪市共有10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目前已销号3个,完成任务的30%;今年8月,景洪市在相关会议上明确,将拿出223.33万元作为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费用,并要求在10月份以前对景哈乡、勐养镇、勐罕镇非正规垃圾堆放点采取凊理、深埋、复垦等手段进行生态恢复并封闭场地,达到整治销号要求。

截至目前,全市10个乡镇均建有污水处理设施,日处理能力达170-4000吨,总处理能力8055吨。全市16个乡镇(街道)、农场、镇区、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达100%,镇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87.5%,建制村达63.37%,自然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100%,生活污水有效处理率达42.06%。

厕所环境卫生一直是困扰城镇和乡村环境卫生的一个顽疾。对此,景洪市开展厕所革命,进一步改造提升城乡厕所。计划新建、改造城区公厕56座,完成4座;乡镇镇区公厕32座,完成32座;建制村公厕222座,完成99座;无害化卫生户厕10677座,已建成4011座。厕所革命大大改进了城乡环境卫生,提升了人居环境质量。

乡村环境治理一直是个难点。为全面推进乡村面貌整体提升,景洪市大刀阔斧对道路、住房、饮水、电力等进行改造提升。在改路方面,以建制村通村硬化路为重点,实现100%建制村通村硬化路。目前全市建制村以上道路硬化率达100%。农村公路硬化总里程为2670.946公里,硬化率为75.1%;改房方面,2017—2019年,实施农村危房改造7825户,其中在建396户,竣工6926户,未开工503户,完成率为89%;改水方面,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工程,自来水供水设施覆盖率达100%;改电方面,累计完成投资22312.42万元,完成新建和改造10千伏线路728.101千米,台变安装142台,低压线路92.938千米,一户一表改造3026户。另外,新建和改建圈舍,积极推进“以电代柴”“以气代柴”等工作。

在改造提升硬件设施的基础上,景洪市还着力提升软环境。将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纳入村规民约,引导村民全程参与项目规划、建设、和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督查、部门联动、宣传、培训等工作机制,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重点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责任考核;充分运用各类媒体,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宣传,使优美的生活环境、文明的生活方式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

刘申还着重向记者介绍了开展提升人居环境行动中几大亮点工作。他说,景洪市从2018年起,计划用3年时间,以市级为主体整合各级各类新农村试点示范项目和相关涉农资金,在全市16个乡镇(街道)、农场中,按照每个乡镇(街道)、农场推出2个村寨参加全市评比。通过点、线、片、面整体推进,推动32个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每月由市委书记挂帅召开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现场观摩会,目前大比武活动已开展5期。

另一个亮点是“万吨水泥进村”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规划从2018年起投入1万吨水泥,完成全市50个村小组农村环境建设工作。推行“四个一点”,即政府补助一点(市政府补助水泥)、乡镇和村组筹一点(乡镇和村组筹措砂石料及运费)、市级帮扶单位和企业帮一点(市级对口帮扶单位、企业和社会人士给予一定资金帮助)、群众投一点(群众投工投劳)投入模式,开展农村环境建设。(记者 夏文燕依尖罕陈瑾)

  • 上一篇:景洪市政协组织视察重大项目建设情况
  • 下一篇:西双版纳首批“党史党性教育基地”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