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谢成明:一心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56岁的谢成明是峨山县化念镇党宽社区党总支委员、调解主任,甸头村民小组支部书记、组长。入党32年来,谢成明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心为群众办实事好事,他以热忱的服务、无私的奉献和踏实的作风,赢得了基层群众的广泛赞誉。
移民群众的贴心人
2006年,省政府将化念确定为溪洛渡水电站建设外迁移民安置点,到2013年底,近3000名外迁移民从昭通市搬到峨山县化念镇安家落户。谢成明所在的党宽社区清源小组便是4个安置点之一,居住着188户780人。
由于暂时没有选举小组干部,作为党宽社区的党委委员,谢成明便被任命为临时的小组党支部书记。移民安置工作复杂而严峻,一个本地人去担任搬迁移民的党支部书记,难度可想而知,但谢成明却迎难而上,积极做好移民安置的各项工作。
由于远离土生土长的家乡,一下难以适应和融入当地生活环境,移民们的情绪波动大,谢成明一家一户地做工作,不厌其烦地听取他们的诉求,详细了解并解决每一家遇到的困难问题。
刚开始,由于设施不配套,安置区隔三岔五便停水,谢成明常常半夜三更接到移民群众打来的电话。每一次,谢成明都会从床上爬起来,到安置点一边安抚群众情绪,一边联系相关部门和自来水厂解决问题。
一天,在陪妻子从市里看病回家的路上,谢成明接到移民群众吕永昌打来的电话,说自己家的窗户玻璃坏了,不熟悉情况又没有修理经验的他向谢成明求助。谢成明顾不上喝一口水,就到现场查看窗户损坏情况,随后又顶着烈日到镇上给他买玻璃换上。
在移民安置的关键时期,谢成明真心实意为移民群众解难事、办实事,一段时间下来,移民群众什么事都愿意跟他说,还亲切地喊他“老谢”。谢成明还积极鼓励当地村民与移民群众多交流,让移民群众感受到家的温暖。渐渐地,清源小组的移民群众与当地人融为“一家人”。每到春节,谢成明的手机一天要响上十几次,移民群众热情邀请“老谢”到家里吃饭,但他总是婉言谢绝,然后再跟他们闲聊几句,才笑呵呵地挂电话。
服务群众的带头人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1979年,那时,谢成明17岁。村里一个神志不清的中年男子叫谢开和,为了照顾他的生活,生产大队安排甸头小组农户每户轮流照顾其1个月。那时,村民们常常为了该哪家照顾的问题一度出现邻里矛盾。看到这一情况,年轻、积极、向上的谢成明主动接下了照顾谢开和的担子,这一照顾就是35年。
2015年1月,谢开和老人离世,谢成明在自己家中给老人操办了丧事,很多村民自发来访,表达他们对谢成明的钦佩之情。村民们记得,2013年,老人病情发作胡乱跑出去,不小心掉到沟里摔断了腿,谢成明不顾正值冬早蔬菜生产旺季的关键时期,在医院里悉心照顾老人近2个月,为老人擦身体、处理大小便,还用自己的积蓄给老人支付了2万多元的医疗费……
35年间,也曾有村民怀疑,说谢成明照顾这个孤寡老人是为了占国家给予弱势群体的补助,但当他们看到谢成明35年如一日的无私付出后,不再对他猜疑、议论,也不再说他是“傻子”,而是发自内心的敬佩。在他的带动下,甸头小组及党宽村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蔚然成风。
2009年到2012年,云南省遭遇了史无前例的干旱。在抗旱工作中,谢成明挑起了党宽社区抗旱饮水最重的担子,他带领党宽村磨石村民小组干部及群众代表到邻近村落协调引水,终让磨石村民小组在断水半年之后喝上了甘甜的“自来水”。
作为最基层的一名人民调解员,在过去的30余年里,经谢成明化解的矛盾纠纷数不胜数,挽回的损失和解开的心结更是不计其数,仅登记在册的突出矛盾纠纷就有400多件,他为村里的平安稳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成为人民群众信任的调解能手。近年来,谢成明因工作实绩突出,先后获峨山县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玉溪市助人为乐道德模范、峨山县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全省人民调解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记者 白诚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