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县宝华镇兔街村委会大新村虽“隐居”山林,却一直“名声在外”,这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后进村,村内道路泥泞不堪,住房条件简陋,环境脏乱差,这些都是该村多年来一直以来甩不掉、脱不开的标签。随着脱贫攻坚政策的实施,大新村彻底甩掉了这些标签,原来的后进村“后来”居上成了先进村。
“为了让大新村后进变先进,我们计划借助攻深村项目,将入户石板路、安居住房、人居环境提升一步到位。”兔街村当总支副书记李树森斩钉截铁地说道,“为了实现这三个一步到位,我们发动大新村支部9名党员积极发挥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优良作风,带头集资、带头协调、带头奉献,在服务群众中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为了让项目尽快落地,村党支部及时成立了实施协调组,9名党员积极做好协调工作,出钱出力。项目进行中,村里最年轻的党员尹文壮主动将自家的占了进村公路“咽喉要道”的一亩五分地无偿的让出来,做为进村公路的路面和停车场。
“为了方便村民、给子孙后代造福,我吃点亏不要紧!”村里最年轻的党员尹文壮说道,“牺牲我的一点点个人利益就能换来全村的大变化,值。”
党员冲锋在前,群众也不甘落后,在村党支部的引领下,全村掀起了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热潮。如今的大新村,通了进村公路,家家门口有了石板路,晚上亮起了路灯。“过去白天背背子要爬着过,现在晚上出门可以闭着眼睛走。”村支部老党员尹文忠这样形容大新村路的变化。
与此同时,大新村还积极发动群众积极投工投劳,集资6万元用于危房改造,全村39户都实施了危房改造或住房质量提升,做到了全村危房改造和住房质量提升全覆盖,如今,大新村户户都住上了亮堂堂的安居房
为提升全村人居环境,村里抓住“厕所革命”这个牛鼻子,依托项目,采取统规自建的方式,家家都盖起了标准的厕所,修建了300米的排水沟,在石板路下安装了排污管,让雨水和污水各行其道,不再乱跑,有了去处,做到了雨污分流。同时,村里制定了村规民约,建立了保洁员制度和卫生制度,有了制度的保障,村里的人居环境和群众意识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云南网记者博达通讯员自俊峰施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