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放养,10条牛一个人还是有点费力,圈养10条牛,一个人一天差不多3个小时就可以喂养结束。现在我种的草差不多了,主要是要增加牛,可以增加到20条以上。现在,我们(曼达村)养牛的差不多10多户,马上曼达村要整村的养牛了”。近日,当记者来到宁洱县德安乡曼达村时,曼达村养牛专业户那昌雄兴奋地介绍道。曼达村位于宁洱县德安乡东部,距离德安乡政府所在地17公里,全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150户499人,常住人口80户365人,全部为哈尼族。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260亩,林地面积8734.7亩。
近年来,宁洱县德安乡曼达村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结合“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因地制宜、边行边试,着力发展种草养牛,改良传统养殖形式,重点发展坚果种植,盘活剩余土地资源,为曼达村产业发展、群众致富寻出了一条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致富路。走进德安乡曼达村,新种植不久的皇竹草在墨绿的玉米间相得益彰,皇竹草安家曼达村,养牛专业户那昌雄是种草养牛的第一人。
说起那昌雄的养牛史,还得从2014年说起,那年那昌雄开始尝试养殖黄牛,最多时养到14头。当时,没有养殖经验,主要以山林间放养为主,一个人放养管理10头牛还是很费力,其它的农活基本做不了。放养了一段时间后,那昌雄多方学习取经,开始了种草圈养的新方法,减少了劳动力,把节省出来的时间用于其它方面的发展,带动了村民开始种草养牛。那昌雄说:当时草种是从德安乡上拉来的,那个时代车路不太好,拿摩托车拉进来,开始种植,到现在还是种了有10多20亩。对传统养殖方式进行改良增效,培育特色养殖,让养殖多元化也是曼达村正在尝试的养殖路径。党员致富带头人徐孝全在种草养牛的间隙,引种养殖了110只刺猪,23只黑山羊,生猪13头,黄牛10头。养殖收入年均在6万元以上。
曼达村党员致富带头人徐孝全告诉记者:“我搞这些养殖,主要是给(村里)的百姓看看,学学一点见识,给他们增加一点搞养殖的信心,让他们有信心搞养牛,为增加收入,养殖多元化,才能够致富。”
地广人稀是曼达村产业发展的瓶颈。为破解瓶颈,补齐短板,村两委带着乡人大代表、养殖大户和有发展意愿的村民等外出交流学习,最终确定了以发展种草养牛和套种坚果的产业发展计划。
曼达村党支部书记李云荣说:“目前,我们(曼达村)皇竹草种植已经达到200多亩,养牛也达到了300多头。3年之内,计划发展到种草600多亩,养牛发展的600多头,在荒地套种了一部分坚果,目前已经发展到1200亩。”
云南网通讯员苏红亮周恕李林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