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黄茅岭乡党委、政府带领各族干部群众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守初心、担使命,发扬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克难奋进、坚韧不拔的精神,有效推动高质量脱贫,全乡从没有一米水泥路到村村通硬化路,从三分之一人口住危房到户户住上安居房,人均纯收入从4324元增至6981元,贫困发生率从52.9%下降至2.58%,实现了从深度贫困乡镇到脱贫攻坚示范样板的蜕变。
“2019年云南省扶贫先进集体”——这是黄茅岭乡又一项荣誉。荣誉的背后是执着的初心、是无私的奉献、是艰辛的付出,实至名归却来之不易。
“为了群众的好日子,再难也要咬牙搬”
在藤条江河谷两侧的高山上,瑶寨茅山村就挂在陡峭的山坡上,瑶族、苗族群众分散居住在木棍作柱、土坯当墙、石棉瓦顶的“土坯房”里,生存环境十分恶劣,需要实施易地扶贫搬迁。
搬还是不搬,搬到哪里去,搬走后100余户群众如何谋生?成了摆在乡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经过5次党政联席会议反复研究,领导班子终于统一了意见:首先,绝不做一锤子买卖,为了群众的好日子,再难也要搬下山。其次,提前谋划好就业措施,采取将小高层一楼作为住户共有商铺、安排公益性岗位、协调就地务工、鼓励就业等配套措施,保证每户至少一人就业。
干部思想统一了,群众却顾虑重重,曾经不愿搬迁的村民杨小三说:“虽然镇上房子条件好、生活好,但没啥好干的活儿,喝水都要钱,还不如留在山上。”大多数群众都有和杨小三一样担忧。
为了转变群众思想,黄茅岭乡组成专项工作组,班子成员各带一支小分队,挨家挨户做群众工作,经过几次三番入户宣传政策,大多数群众都想通了。
好事多磨,2016年黄茅岭乡在集镇征地3.67公顷,带领100户群众实施“下山搬迁、集镇安置”工程。
搬下来的生活今非昔比,如今的杨小三算了一笔账:自己装香蕉一个月收入2000元左右,政府安排媳妇当环卫工收入1200元,一年下来收入4万元左右,除去一家人开销,生活绰绰有余。
“我是农民的儿子,组织培养了我,帮老百姓干活是我的本分”
在黄茅岭,不论书记、乡长、干部、职工、驻村队员这些肩负脱贫攻坚任务的实施者,还是许许多多的村组干部,为了脱贫摘帽的庄严承诺,默默耕耘,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
乡党委书记李明学,时刻把群众安危挂在心上,2017年7月,十多天连续的强降雨,他不顾雨大坡滑,逐个查看全乡16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在发现安全隐患后,他马上组织疏散住户。次日,就发生了滑坡,3栋民房全部倒塌,因灾前预警准确、组织疏散得力,除去部分财产损失外,无一人伤亡。
“我是农民的儿子,组织培养了我,帮老百姓干活是我的本分,”李明学这样说,也是这样做,恰如他的微信名“一缕阳光”,走到哪里都带给群众温暖。
“我有责任帮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一个党员一面旗帜,黄茅岭乡十分重视发挥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贫困户在脱贫攻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力促党员贫困户成为率先脱贫并带动更多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表率。
戈它村委会头道桥党支部书记王骏真原来是一名党员贫困户,在村“两委”的支持下,干起了香蕉代办的生意,并很快实现了脱贫致富。在做香蕉代办的时候,他组建起本地装蕉队,吸纳了30多个建档立卡劳动力。
“我以前也是贫困户,组织帮助我脱贫致富,我有责任帮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在问起王骏真的初心时,他动情地回答。
像王骏真这样的党员还不少,在扶贫政策的支持下,一批党性强、懂经营、有责任感的党员自主创业,自觉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促使全乡的脱贫攻坚发生了裂变效应。
“党员带头干,就不怕个别群众暂时的思想抵触”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红白喜事大操大办、人情消费、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滋生蔓延,被陋习“绑架”的群众不堪重负。
陋习不改,群众受累,在党委政府一班人充分调研后,下定决心向陋习开刀,在尊重民族习俗的基础上,全乡提倡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爱护卫生等新风尚,把规定“取消叫魂”,上祭时不杀牛、不吹号,“禁放高档礼花礼炮”纳入村规民约。用村民自己的规矩管自己。并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规范红白事规模、标准、程序,将“软任务”变成“硬约束”。
头道桥村党员刘万荣第一个带头简办丧事,他说:“党员带头干,就不怕村规民约难以执行,更不怕个别群众暂时的思想抵触”。村民们渐渐发现简化后的好处,都愿意从简办理。目前,黄茅岭乡红白喜事宴请减少了近40%,户均减支近1200元,勤俭节约的风气越来越浓。
“不变的是初心,改变的是群众生活”
黄茅岭乡驻村工作队人员几经轮换,但始终有一条大家都信仰的格言:坚守不变的是初心,努力改变的是群众生活。
黄兴寨村驻村队长李春已有50多岁,是省社科联的处级干部,他主动请缨到山头上过苦日子。他经常跟队员说:“我们是党员,站在这里就立起了一面旗,让群众知道党没有忘记他们。”他深入调查村情,提出了“修路、治水、兴产业”的扶贫思路,帮助村民成功注册了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让贫困群众第一次尝到了发展产业的甜头。
从黄茅岭乡扶贫干部身上,可以感受到他们无怨无悔为民奉献的精神和勇挑重担的责任担当。正是有了这种精神和担当,才有了黄茅岭乡冲出绝对贫困洼地、追赶小康步伐的历史巨变。
云南网记者 黄磨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