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19年——西双版纳,在机遇与挑战之间转化
对于西双版纳州来说,2019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景洪市创建文明城市的争创工作到了收官之时;这一年,西双版纳城乡环境整治工作全面展开;这一年,曾连续侵扰西双版纳的登革热病毒又凶猛袭来……面对喜忧交织的困境,西双版纳州委、州政府带领全州各族人民,迎难而上,谋方略、出重拳,以登革热防控的强力进行,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质量的有效提升,以文明城市的争创推动全州城乡环境整治工作的开展,化挑战为机遇,视机遇为挑战,层层推进,招招见血。转化之间——城市靓丽了;人居环境改善了;登革热疫情被有效遏制住了……
为了给这三项工作注入新的内涵,推动工作向纵深发展,省政协副主席、州委书记陈玉侯强调:要把当前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与登革热防控、创建文明城市和城乡环境整治工作结合起来,围绕“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抓思想认识到位、抓检视问题到位、抓整改落实到位、抓组织领导到位,从与群众利益相关的问题入手,把当前的这几项重点工作列入主题教育活动的10个专项整治活动中,高位推动、巡察促动、上下联动、专项行动、宣传发动。
全民动员打赢登革热防控攻坚战
7月22日,新城社区辖区邮政小区发现景洪市首例登革热本土病例,景洪市人民政府领导、允景洪街道办事处负责人第一时间亲临现场指导防控工作。
7月23日,在卫生防疫部门的配合下,新城社区组织辖区网格单位对疫点小区进行喷药消杀,组织责任单位——邮政版纳分公司对邮政小区内192户居民开展了登革热入户宣传和清除积水检查,并排查发热居民,及时清理室外积水点、垃圾及牲畜养殖。
7月24日,州人民政府副州长寸敏亲临邮政小区召开现场会,要求疫点周围200米范围核心区域内单位和小区全部按照疫点小区的标准处置,有效入户宣传和检查率要达到90%以上,同时积极开展室外清除蚊媒孳生地积水和环境卫生清理打扫工作。
7月24日晚,新城社区通过“云岭先锋”综合服务平台招募党员排头兵志愿者50名,加上允景洪街道干部职工27名、新城社区工作人员11名共计88人,参加龙城花园小区、景兰银钻小区、自建出租房区域登革热防控入户宣传和检查。
在随后3天的防控工作中,允景洪街道和新城社区、责任单位积极落实,实现有效入户率达95%以上。通过努力,新城社区邮政小区首例登革热疫情得到控制,未产生扩散。
然而,登革热疫情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就此止步,在随后的几个月中,疫情一度呈暴发态势,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为了遏制住登革热疫情的蔓延,西双版纳州全民动员,投入到登革热防控攻坚战中。
面对严峻形势,各县市党委、政府均召开了登革热防控应急、动员、专题会议,安排部署防控工作,强化“四方责任”(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单位责任和个人责任),充分发挥多部门齐抓共管、联防联控、防治重大疾病的工作机制。属地内3家海关加强对出入境人员的检疫查验和登革热防控宣传,加强与属地医院的口岸病例转运等合作。中秋、国庆前,全州统一开展了2次大规模的以蚊虫消杀、“脏、乱、差”整治为主的爱国卫生运动。
景洪市将登革热防控工作列入部门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将登革热疫情防控作为“四城联创”的重要内容,组建市委书记为组长的市级领导微信工作群;市政府主要领导录制视频,呼吁群众共同防控登革热;针对城市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出台了《景洪市登革热疫情防控十条规定》;停业整顿病例数多、环境“脏、乱、差”问题突出的嘎栋农贸市场。勐腊县特别建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分管副县长、卫健局长、疾控中心主任5人微信小工作群,每天及时通报疫情、处置、监测情况,高位推动各项防控工作,切实做到网格到户到人,目前全县共有网格点2123个;录制了汉语、傣语、哈尼语、瑶语等4种语言的登革热防控宣传音频,在全县辖区滚动播放;编排登革热有关小品、歌曲等文艺节目,以送戏下乡的形式加强宣传。
各县市结合全州“创卫”工作要求,进一步落实网格化管理,开展全面彻底清除蚊虫孳生地的爱国卫生运动和环境卫生整治。针对病例集中、环境复杂等重点地区,组织社区居民、志愿者、民兵等集中统一开展专项整治;针对学生等重点人群,开展“小手拉大手”宣传活动,动员号召学生、家长共同参与防控;针对旅游业、酒店业等重点场所,强化管理人员防控知识培训和宣传教育,增强游客的自我防护意识;针对在建工地,要求建筑企业按标准购买投放灭蚊药;针对病例不断增多、公立医疗机构病床不足的情况,组织发动有条件的8家民营医疗机构积极参与救治工作。目前,全州共指定32家医疗机构(含私立医院)开放病床1298张,对登革热患者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板报、短信、微信、宣传栏、入户宣传等形式,大力开展登革热防控知识宣传活动,做到广播上有声音、电视上有图像、手机上有文字、板报上有图文,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主动参与、人人防控的意识。1月至10月,《西双版纳报》共刊发有关稿件375篇(幅),发挥广播电视、西双版纳新闻网、美丽西双版纳App、微信等新媒体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优势,用生动的图片、通俗易懂的文字、少数民族语言读报的形式,持续推送登革热防治宣传稿件,不断扩大宣传面和影响力。
全州各级纪委监委、督察室针对部分单位网格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加大督查、约谈、问责、通报力度,进一步严肃登革热疫情防控纪律要求。省、州、市疫情处置专家组对每个阶段的疫情及时开展风险评估和预警,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科学有效处置。各级政府及部门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对防控工作给予充分保障,用于应急物资储备、设备更新、疫情处置等。今年,全州共投入537万余元用于登革热防控工作。
通过一系列防控措施的实施,有效遏制了登革热疫情的蔓延势头。进入10月,疫情呈现明显下降趋势,感染人数逐级减少,室内外蚊虫孽生地减少,全州布雷图指数明显下降。通过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群众知晓率和主动防范意识得到有效提高,登革热知晓率达90%以上。通过开展“四城联创”工作,城区环境卫生得到改善,部分卫生死角和一些老旧问题得到解决,为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和国家文明城市打下了良好基础,登革热防控工作取得初步胜利。
为了巩固登革热防控成果,州委书记陈玉侯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紧紧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登革热防控工作,切实解决好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把民生领域专项巡察发现的问题作为主题教育整改落实的主要内容,抓好整改落实,围绕高位推动、巡察促动、上下联动、专项行动、宣传发动五方面做文章,坚决打赢登革热防控攻坚战。
针对目前仍有部分区域存在布雷图指数超标、部分网格责任落实不到位、城乡环境整治措施不力等问题,要求进一步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对登革热防控工作的指示精神。州卫生健康委提出了下一步登革热防控建议,要求各级各部门围绕州委书记陈玉侯提出的五方面要求做好登革热防控工作,进一步加深对登革热防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做好登革热防控工作作为检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准,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落实责任,高位推动工作的开展。
州市联动齐掀“创文”热潮
5月24日,州委、州政府召开了全州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推进会;
7月17日,省政协副主席、州委书记陈玉侯到景洪市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先学先改工作暨“创文”专题调研;
9月7日,州委、州政府召开景洪市创建文明城市暨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推进会;
3月至10月,景洪市召开“创文”工作部署会议,市委、市政府领导分别调研景洪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召开“四城联创”专题调研汇报会和“创文”工作推进会等。
自景洪市入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全州上下掀起了一拨又一拨创建文明城市的热潮。各级党委、政府成立“创文”机构,召开推进会,制定方案措施,开展调研和督查,为“创文”工作提供组织保障,持续推动“创文”工作渐入佳境。各级各部门也纷纷行动起来,加入到“创文”活动中来,形式多样的“创文”主题实践活动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紧密结合,把“创文”工作向纵深推进。
景洪市紧紧围绕“创文”目标,群策群力、务实创新,统一思想、高位推进。成立“创文”工作指导协调组,推动实施网格化管理,全市443家单位分片负责29个网格,建立“机关单位结对社区联点共建、责任区域定点挂包”等共建机制。深化全民创建理想信念主题教育活动、道德实践主题教育活动、弘扬时代新风主题实践活动、“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实践活动、志愿服务主题实践活动、“诚信景洪”创建活动、文明市民创建活动7大活动。对全市辖区每个“创文”工作责任单位、1000余个点位进行多次实地督查,组织召开“两个测评体系”学习培训会、“创文”工作专题会、“城市形象年”大讨论等数十次会议,下大决心对脏、乱、差环境进行整治,实施城市品质提升行动。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闻媒体协同联动,集中力量、集中时段、集中版面,全方位、多层次抓好“创文”舆论宣传。以全市83家文明单位、67个文明村开展文明讲堂活动为引领,促进辖区城区及乡镇各单位、各村小组文明讲堂活动的开展。深化志愿服务主题活动,创新志愿服务活动载体,启动景洪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建立理论宣讲、法律宣传、先进模范、教育体育、文化旅游等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讲”“评”“帮”“乐”“庆”等志愿服务活动,有效打通了文明传播的新途径。
景洪市卫生健康局积极发挥部门优势,多举措抓实“创文”工作。成立“创文”机构,利用新闻媒体对“四城联创”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和报道,提高群众对“创文”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率。采取有效措施打击“三乱”户外小广告,加强各旅游景点、农贸市场、居民区的卫生保洁与垃圾清运工作,在城市重点街道、路段、城乡结合部安装路灯,消除暗区,提升城市亮化水平。建立“智慧城管”投诉平台,共处理案件2万余起,群众对卫生状况满意率达到85%以上,有效提升了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在干部职工中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人知人晓、人信人守”工程,积极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共组建25支志愿服务队定期到分管的社区,为居民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整治行动及春秋爱国卫生月活动。
景洪市城市管理局倾全局之力,把“创文”工作作为全局主要中心任务,分解任务,细化责任,分别开展扬尘、“两违”治理及人行道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乱停乱放专项整治,新配备了45辆小型生活垃圾收集车,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巡回收集,解决了垃圾运输过程中抛洒滴漏的二次污染问题。对景洪城区、嘎洒镇区主要街道商户开展“门前三包”制度宣传,共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和粘贴责任牌3771户。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世界旅游名城、省级卫生城市”创建工作,牵头相关部门新增公益广告布点6921个,更换果皮桶400个,安装垃圾分类亭107个,更新更换垃圾巡回车45辆。
在“创文”过程中,相关部门和单位积极主动地把“创文”工作融入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干部职工纷纷走上街头充当志愿者,向群众宣传环境保护、交通安全和“创文”相关知识,掀起了一个个“创文”高潮。
整治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整治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今年的重头戏之一,与“创文”工作同步推进。全州各级各部门按照当前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要求,守土尽责,敢于担当,抓实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美丽乡村建设大戏在城乡各处精彩上演。
景洪市勐罕镇曼累讷村曼远村小组依山傍水,绿树环绕,村貌古朴,村容村貌干净整洁,整个村寨环境优美,安静祥和。曼远村小组秉承“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的古训,依然保留着傣族传统文化。但曼远村小组的干部群众没有拘泥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优势,他们在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中大胆创新,党支部以党建带群建,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步伐。该村小组在中国民族植物学学科创始人裴盛基教授团队的大力支持下,于2018年10月14日建成了佛寺药园,里面种植着肾茶、铁刀木等62种傣药植物和佛教礼仪植物,为保护傣医药文化和药用植物多样性进行了探索和示范;投入资金476万元修建村内道路、党员活动阵地、村内亮化绿化、旅游厕所等。
曼远村小组还以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在村民中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最美宜居家庭”等评比活动,目前“十星级文明户”70户、“最美宜居家庭”15户。通过“法制宣传月”“送法进村寨”“送法进佛寺”等活动开展法治教育,进一步提升群众的法治观念;大力发展经济,完善“合作社+农户”生产经营模式,通过强化对农户的培训,引导其转变观念,目前已成立曼远养殖合作社,主要养殖肉牛,极大地提高了村民的收入,该村小组也成为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美好家园。今年6月,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正式将曼远村小组列为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之一;2017年被中央电视台评选为“中国十大最美乡村”之一。
勐龙镇曼康湾村曼康湾村小组堪称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典范。该村小组将人居环境整治与“两学一做”“三个组织化”“三联三争”“基层党建创新提质年”“党员活动日”等常态化制度化相结合,结合勐龙镇“双亮双唱一升双承诺”活动,党员干部群众亮身份、展风采、争先锋,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基层党组织“先进不敢松、后进坐不住”、村寨“整治脏、乱、差,要靠你、我、他”的良好氛围;实施文明素质提升行动,开展“革除传统陋习、培育文明新风”活动,并定期组织检查评比;以“红旗飘飘工程”为契机,将红色党建、民族文化及生态保护等元素有机嵌入,每家每户统一悬挂党旗、国旗,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曼康湾村小组全力做好村寨美化、亮化及特色化工程,重点营造“韵境勐龙”和谐人居环境,严格“做减法”,坚决拆除违规建筑,将清理出的空间建设成公共活动场所和绿化带;全力推进“万吨水泥进农村”,坚持“谁积极、支持谁,谁主动、谁受益”的原则,最大限度发动群众、整合资源,完成了串户道路硬化和庭院美化;采用“以工代赈”的方式,建设完善村内基础设施项目,不仅提高了村民投入村寨建设的热情,而且以国家的项目资金撬动村民自筹和村集体投入大量资金,极大地推进了项目建设,更好地向“生态宜居”乡村迈进。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使曼康湾村小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效果突显。目前,该村小组基本实现了“村庄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美丽宜居乡村”示范村目标。
西双版纳州不断涌现出的这些美丽宜居乡村的典范,得益于在全州大力倡导实施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工程。近年来,西双版纳州以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为导向,大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把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改善村容村貌、加强村庄规划和完善建管机制作为主攻方向,动员各方力量,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问题,先后制定下发了一系列提升人居环境的文件,成立了村庄规划、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农村“厕所革命”4个专项小组,严厉查处村镇“两违”设施,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实行改路、改房、改水、改电、改圈、改厕、改灶和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行动,集中解决了一批难点问题,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体提升,涌现出了许多亮点。
景洪市开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大比武”和“万吨水泥进农村”活动。自2018年起,每年在各乡镇(街道)、农场推进16个“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通过考评后,以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奖励,奖励资金用于巩固提升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成果。此外,投入1万吨水泥,推行“四个一点”(政府补助一点、乡镇和村组筹一点、市级帮扶单位和企业帮一点、群众投一点)模式,实施农村环境建设。勐海县先行在勐往乡坝区的4个行政村推行“村民合作社”性质的保洁收费清运治理模式,开展以村寨、田园、河道等清洁卫生为内容的“人居环境提升评比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勐腊县开展以“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为主要内容的“三清洁”活动,实行县级领导和“挂包帮”部门深入到乡镇、村组参与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形成上下联动、横向协作、层层抓实、齐抓共管的工作落实推进机制。同时,还把贫困村人居环境提升作为补齐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短板,“一对一、手把手”开展结对帮扶,通过帮扶活动确保每个贫困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不掉队,使全州总体村容村貌得到较大提升改善。
编后
1951年9月9日,毛泽东主席亲自起草《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卫生、防疫和医疗工作的指示》,提出“把医疗、防疫和一般卫生工作当作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1958年7月1日,毛泽东得知余江县彻底消灭了吸血虫病后,满怀深情写下了《七律二首·送瘟神》:“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表达了伟人关心民生、关心百姓疾苦的情怀。
70年后,中国共产党人的这种情怀依然未变,党的一代代领导人极为重视环境问题,一再强调生态环境建设和人居环境建设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云南时强调,要把云南建设成为“民族团结示范区、生态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我们相信,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绿水青山不会再枉自多,华佗已奈小虫何。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一定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让青山更青、绿水更绿,城乡人居环境更好,社会文明程度更高。毛泽东主席描述的“六亿神州尽舜尧”的景象一定会在当下的盛世美景中呈现。在这一进程中,西双版纳也必将以其独特的魅力广迎四方宾客,成为文明、和谐、风情绚烂、环境优美的世界旅游名城。(记者 夏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