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隆阳:文明实践进基层 时代新风拂万家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要延伸到哪里。近年来,隆阳区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任务,着眼于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盘活各类资源,调动各方力量,构筑“实践中心+实践所+实践站+实践点”四级联动阵地,通过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将文明的种子播撒到每一个角落,让新时代的新风尚浸润群众的心、丰富群众的脑。如今,无论是走进街道社区还是身在乡镇村子,文明实践活动之花的芬芳都会扑面而来、沁入心脾。
组队伍 让群众心有所系
“自从有了3支队伍,金竹田村,打牌猜拳划酒赌博的陈规陋习基本没有了。尊老爱幼、邻里和睦、文明健康、提升人居环境成为村民的普遍共识和行动。”提起村里的夕阳红调解队、半边天文化队、青壮年义勇队3支队伍,汉庄镇金竹田村党支部书记、主任杨国发话里就有抑制不住的喜悦。
2016年村里推行殡葬制度改革,任村干部跑断腿、磨破嘴,工作还是进展缓慢。于是,村党支部就把老党员、德高望重的老人组织起来,以挂包方式共同做村民的工作。有情有理的说教,入脑入心的宣传,慢慢解开了群众心里的疙瘩。最终,全村殡葬改革全面完成,火化率达到了100%。
其间,这群老年人因主动承担起了调解家庭纠纷、邻里矛盾的工作而被称为夕阳红调解队。它发挥的作用让村委会干部们眼前一亮,一个大胆的想法随即跳了出来——把更多的群众组织起来,让他们共同参与村级公共事务管理,成为村党支部功能职责发挥的有效补充。2017年7月、2018年年初以青年为主力的青壮年义勇队和以妇女为主力的半边天文化队相继成立。它们分别负责村里的救灾抢险、治安防控、义务劳动等工作和文体健身、环境保洁、尊老爱幼等工作。2018年年底,金竹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这3支队伍成为了文明实践活动的主要力量。随着活动场所的建立和功能的完善,以及制度的建立健全,实践活动的机制化、常态化,3支队伍的职责也随之延伸到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感恩教育、节庆活动、评先评优等方面。有效的载体、丰富多彩的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美德、良好的民风家风,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到群众的生产生活、一言一行中,使文明实践在金竹田村散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让昔日贫困落后的小山村面貌焕然一新。
在隆阳区,每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都活跃着这样由群众组成的志愿者队伍,作为文明实践活动的参与者与传播者,他们将实践的内容覆盖至基层综合管理、宣传宣讲、关爱帮扶、文化活动等方方面面,并贯穿于柴米油盐、家长里短中,用有泥土味的语言、有激情的歌舞、有温度的帮扶、有热情的服务讲理论、传文化、献爱心、送服务。
建阵地 让群众心有所寄
居住在辛街乡邹里社区,居民们的心里满是幸福感。社区内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里,智慧社区、健身房、图书室、服务站、影院等一应俱全,还配套建设了文化广场、卫生室、幼儿园、红白喜事场所等。“梦想家园”这个经村民提议并投票产生的社区名字,是易地扶贫搬迁户对现在生活满意的一种表达,也承载着他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
然而,先前的邹里社区居民并不是这样。由于是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小区内的居民分别来自辛街乡、汉庄镇、芒宽乡、瓦马乡、瓦窑镇,人生地不熟,加上生活环境、生活习惯不一样,并且一些人对搬迁这个事心里一直在打鼓。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把住进楼房的居民的心也关了起来。接触少、交流少,居民的心自然难以聚到一块儿。如何让居民走出房门,打开心门,更好地融入社区大家庭,成为社区党支部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8年初,通过整合村级公共服务阵地资源,邹里社区在原来建立的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的基础上,建起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通过打造服务阵地、文化阵地、宣讲阵地,着力构建群众的“精神家园”。
实践活动中心一楼大厅,是邹里社区为民服务站,不需出社区,居民要办各种证、照或收缴各类生活费用均可在这里完成。社区还成立了党员志愿服务队、夕阳红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青年志愿服务队4支队伍,从生活点滴入手,为群众提供全方位服务。有形的平台和无形的载体相结合建起的服务阵地,让居民有了归属感。
老年大学、红色影院、文化广场等则是邹里社区的文化阵地。利用这些资源,社区以文化活动为引领,用歌舞的形式,借举办节庆活动之机,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将移风易俗、传统美德、法制宣传、感恩教育等内容融入其中,在丰富居民文化生活的过程中,弘扬新风尚、传播正能量。
智慧社区、楼梯间的展示墙、能容纳500人的会议室是社区的宣讲阵地。在这块阵地里,干部进所讲政策、专家进所讲技能、乡贤进所讲德治、脱贫户进所讲感恩、致富能手进所讲创业创新,着力破解群众“精神贫困、动力不足”的问题,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大课堂”,群众增收致富的“孵化器”。
一块阵地一片风景。在这些阵地上,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文明实践,筑起了邹里社区居民的“梦想家园”。
阵地建起来,组织强起来,氛围浓起来。事实上,在隆阳区,每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点)就是一块大阵地,在基层党组织引领下,依托这块阵地,隆阳区打通了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真正收到了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成效。
办活动——让群众身有所憩
阵地建起了,队伍组起了,关键是如何用起来、活起来。在隆阳区,结合时代发展主题和传统美德的宏扬、优秀文化的传承,每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地都在探索、在丰富。
每月10日,永昌街道红庙社区志愿者服务队都会到西大沟开展清河行动。在春节、端午节、儿童节等节庆日,志愿者服务队结合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开展写春联送温暖活动、包粽子送温暖及“小手拉大手”等活动。日常活动中,志愿者们走家串户,为老年人义诊,帮他们打扫卫生、陪他们聊天。
在仁寿门社区,家家户户门上高挂着“文明家庭”、“美丽庭院”、“美丽庭院示范户”等牌子,评先评优活动助推精神文明走进每家每户,展示着社区居民的精神风貌,一块块牌子成为社区居民文明进步的标志和符号。
同样,青华街道红花社区每年组织开展2次“最美家庭”、“道德模范”“平安家庭”等评选活动。经常开展社区内各团队比赛,积极参加街道或区委政府组织的广场舞比赛、篮球比赛、羽毛球比赛、拔河比赛等文体比赛。利用传统节日庆祝活动开展包粽子比赛、厨艺比赛等。结合各类评比活动,组织妇女开展刺绣等手工艺比赛,组织青少年儿童开展朗读比赛等。
不做表面工作,不讲空泛的大道理,每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都在落细落小上下功夫,通过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使群众在轻松娱乐中达到相互激励,共同提高的效果。
如今,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一些乡镇、街道、社区,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点)“建、管、用、育”一体化的成效,逐渐打造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群众性品牌文化活动。(王曼华 姜吉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