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兴水利惠民生润心田——普洱稳步推进水利事业发展
风景秀丽的洗马湖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翻开普洱市水资源分布图可以清晰地看到,虽然普洱市的水资源量较为丰富,但由于普洱多属山区,山高谷深、沟壑纵横等特殊地理条件依然制约着水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不断深化全市水务改革发展,在持续加大水利基础设施投入,抓好民生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继续打好水网建设五年大会战。以景谷民乐河水库、大中河水库思茅坝区引水工程等为代表的水利工程顺利实施,为普洱开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局面提供了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在20世纪50年代要修建一个小型水库,大约要花5年时间才能建成,那个年代没有机械可替代,一切只能靠人工完成。”今年87岁高龄的市水务局退休老职工于联辉回忆说,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普洱市就开始大兴水利工程。经过70年的艰苦奋斗,如今,一件件造福千秋万代的水利工程在普洱大地遍地开花。
来自市水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自2017年以来,我市新开工中小型水库工程22件。截至目前,在建水库工程36件。同时,黄草坝大型水库、33座中小型水库、4件河湖水系连通工程的前期工作有序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顺利实施,全市受益人口达103.6万人,其中兼顾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3.1万人,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均达到《云南省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评价细则》水量、水质、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障率的四项标准,确保了贫困群众在小康路上“饮水安全有保障”。
“以前旱情严重的时候,就连人畜饮水都困难,现在党和政府为我们修建了小水窖,我们再也不愁没有水喝了。”思茅区云仙乡芦山村的村民们高兴地说。
记者了解到,我市以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为契机,完成市、县(区)“一河(湖)一策”方案编制,实行“一河(湖)一档”,全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河(湖)长制从“有名”到“有实”转变,深入开展“河长清河行动”、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河道非法采砂治理、糯扎渡库区综合整治、入河排污口清理整治等12项专项行动,全市整体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2017年12月,普洱五湖国家湿地公园全面完成批复建设内容,通过国家林业局验收;2018年3月,水利部发布第一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验收城市名单,普洱市又增添了一张“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的亮丽名片。
回顾普洱水利事业的发展历程,水利建设实现了从小水窖到大水库的变迁,水利事业为普洱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记者 王承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