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地铁1、2号线。记者周密摄
市民乘坐地铁2号线。 记者李海曦摄
市民在北市区公交车场乘坐公交。 记者李海曦摄
出门500米就有公共交通站点,1小时内免费公共自行车随借随还,从“换乘减付”到“换乘免付”,再到公交中小学生3折、60周岁老年人免费乘车……地铁到站、公交到家,高铁、地铁、公交无缝对接,方便快捷的城市公共交通建设,无不彰显昆明创建“公交都市”的发展理念。越来越多的市民享受到了便捷出行的红利,生活圈也得以进一步扩大。
数说
全市公共交通日均服务已达261.11万人次,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58%;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率达100%。
2013年至2019年,昆明城市道路、综合枢纽、公交车站、车辆购置、智能交通系统建设、轨道建设等累计投入资金3803.26亿元,
直接投入轨道、公交资金
925.33亿元。
绿色公交车辆达到3512辆,占公交车辆总数的77.5%。
配套充电站14座、充电桩281个,加气站13座。
地铁交通车总里程达139.4公里,
万人公共交通车辆保有量达33.82标台/万人;新能源车辆和基础设施从有到优,绿色公共交通车辆比率达77.5%;累计新建和改扩建18个综合客运及公交枢纽。
“公交都市”创建底气十足
今年国庆中秋前,随着4号线、6号线二期的开通,昆明地铁网络已经形成“米”字形架构,轨道交通营运里程提升至139.4公里,在全国开通了轨道交通的城市中,排名第15位。
“碧鸡名城小区到赵家堆的支线公交Z37路开通后,我乘坐地铁3号线就有直达车了。”说起昆明便捷的公交,家住碧鸡名城小区的金艳满意地点赞。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昆明通过与瑞士苏黎世开展的城市交通国际技术合作,明确了“以人为本、公交优先、环境友善、支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交通发展模式。2012年,昆明市被列为全国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首批15个试点城市之一,昆明开始以“公交都市”创建为有利抓手,全面实施交通规划先导、公交多元化、公交一体化整合、公交畅通提速、枢纽场站支撑、公交智能化、绿色交通出行、交通需求管理优化、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等9大工程,全面开始“公交都市”创建之路,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昆明模式”。
走路有点远,打车又不划算,如何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是市民的迫切需求。昆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共交通发展,把“公交都市”创建上升为“城市战略”和“民生工程”,2012年成立由市长挂帅的“公交都市”创建领导小组,建立交通、发改、规划等多部门统筹协调的创建机制,形成多部门共治共建、多维度地推进城市公交优先发展。
“公交都市”创建,需要大手笔投入。为不断完善保障公共交通场站建设、运营补贴、资金渠道的政策和制度,建立健康持续的公共交通投入机制,2013年至2019年,昆明市持续加大对城市交通系统,尤其是轨道和公交自身系统建设的资金投入。
多方合力之下,公共交通规划、用地、资金等难题迎刃而解。昆明还创新采用“公交场站综合开发”模式,利用场站资源开展多样化经营,实现经营创收。探索公交副业反哺主业的有效路径,依托常规公交产业做活、做大、做强包含一卡通、广告传媒、汽车修理、食品加工、天然气等产业,形成一条“以修理+食品驱动,带动三产整体发展”的可持续反哺主业路径。
公共交通实现跨越发展
“公交都市”创建以来,随着轨道1号、2号线首期、1号线支线、3号线、4号线、6号线陆续建成通车,昆明轨道总通车里程达到139.4公里,串联机场、高铁站、公路客运枢纽及各大商圈。2019年,昆明地铁全年累计客运量约2.14亿人次,日均客流58.6万人次。随着1号线西北延长线,2号线二期,5号线的全面建设,昆明轨道交通进入“五线齐发、三线共建”的崭新阶段,昆明轨道从无到有,实现跨越发展。
立体规划构建综合体系。“公交都市”创建期间,昆明共建设公交专用道110.5公里,在中心城区形成了总规模达194公里的公交专用道网络,实现规模化、系统化、网络化覆盖。持续推进城市枢纽场站建设,以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昆明南站、昆明火车站等为主体的城市综合客运主枢纽格局基本形成。创建期间完成了昆明西部综合客运枢纽、雨花公交枢纽、东南部客运枢纽、新空港客运枢纽等18个综合客运及公交枢纽的建设与改造,建成并投入使用8个公交场站,在建4个场站,已启动9个场站的前期工作。截至2019年底,中心城区共有75个公交车场,车均场站面积达130平方米/标台,车辆进场率96.52%。
昆明还加大绿色公交发展力度,新能源车辆和基础设施实现从有到优的提质发展,多渠道推进公交充电和加气配套设施建设,守护昆明蓝天。
昆明地铁交通从无到有,形成“线路成网、层次分明、有机衔接、协调发展”的城市三级公交运营网络。7年来,昆明市依托“公交都市”创建打出了一套“组合拳”,规、建、运、管、政齐发力,让老百姓切实感觉到昆明“公交都市”创建带来的便利,享受到了更高质量的出行体验。昆明公交还先后实施了“首次刷卡9折”“换乘减付”“60岁以上老年人、残疾人免付”“中小学生3折”等让利于民的措施。
这些成绩单,得益于昆明市自2013年以来“公交都市”的创建。如今在昆明,一辆辆配套齐全、绿色环保的公交车,一条条全面保障公交车专行的公交专用道,一列列穿梭往来的轨道列车,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乘公交出行,通勤公交车、旅游公交车、定制公交车,个性化的出行需求不断得到满足。
细微入手 让市民出行更便捷
怎样贯彻市委、市政府“地铁到站、公交到家”的服务理念?7年来,昆明结合市民多样化的出行需求,积极打造多元化公交线路品牌,持续优化常规公交线网,构建起“快、干、支”三级公交线网体系,截至2019年底,昆明运营常规公交线路达415条,定制公交153条,开通连接机场、高铁站、地铁接驳、服务医患,进校区、景区、商业区等各类专线公交和旅游公交。升级“需求响应型”定制公交服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先后面向102家单位开通174条服务专线,强力支撑各大企事业单位和学校平稳复工复产。
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公共交通要从细微入手。昆明公共交通还“轻竞争、重接驳”,打造“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共享单车”三位一体的公交综合立体复合系统,目前全市地铁站均实现公交和自行车接驳,轨道交通站点100米范围内公交线路接驳比率达100%,昆明轨道交通开通以来,常规公交客流无明显下降,形成了特有的“春城样板”。
“公交都市”的创建,目的在于便民利民。昆明还围绕公交智能化应用示范工程、昆明地铁线网控制中心,建设“互联网+”城市公交大脑平台,具备高效智能调度、动态运营监管功能。同步建设昆明公交“春城e路通”、微信定制出行小程序、“智慧通行”等多种公交信息服务平台,推广应用一卡通以及银联“云闪付”、支付宝、微信乘车码等多元化电子支付方式,实现全部公交车辆、地铁线路和全国260个城市公交一卡通的互联互通。
民生,是公共交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昆明还积极构建中心城区系统、连续、舒适的步行交通和自行车网络,开展翠湖片区、盘龙江沿线、东风广场等市中心重要人流密集地区的步行和自行车系统完善试点示范,建成盘龙江绿道、海埂公园绿道,环湖路绿道,积极打造“文明公交、平安公交、时尚公交、温馨公交”服务品牌。
下一步,昆明将开启构建“开放畅达、立体高效、优质多元、绿色友好、健康持续”的公交发展新格局,以一流标准建成与人民群众美好出行向往相适宜的“公交都市”。 (记者 杨官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