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陆良县小百户镇党委、政府立足实际,依托资源优势,兴水利、建基地,发展高原农业特色产业,将“强产业”作为增强贫困群众脱贫和广大群众致富的内生动力,探索出了一条“产业+致富+扶贫”的三赢之路。
返乡村民有产业能致富
“政府帮助我们自主致富创业。基本上一年有增收、两年能致富、三年可脱贫。” 小百户镇永清河村的王德明老汉高兴地说,过去,村民们守着田地也无法致富,大家只能外出务工。现在政府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打造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大家看到这么好的机遇,纷纷返乡创业。
据小百户镇宣传委员龚丽萍介绍,小百户镇属半山区乡镇。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利用土地广袤,生态环境好这一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优势,将高原特色农业产业进行合理调整,分块布局,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生产模式加予推广。同时,加大对水利改革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入,大力强化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创建产业基地与村民自主管理的发展模式,打造“田园化”现代农业的生产格局。
记者在永清河流域食荚豌豆种植基地看到,这里连片的特色蔬菜食荚豌豆长势喜人,正在忙碌采摘的几位返乡村民介绍道,“平均亩产700公斤以上,收购均价在10元左右,除去每亩750元的生产成本,预计实现产值7500余万元,是过去传统种植的产值的三倍。数据显示,去年,该镇共种植食荚豌豆12000余亩,带动162户建档立卡户致富脱贫,吸引返乡创业(种植)人员达6000多人,农民人均收入增加到10070元。
深化培训老农民成土专家
近年来,小百户镇开展了“林果、马铃薯、玉米、蔬菜、野生菌、优质米、烤烟、畜牧”八大特色产业培训,引导农户走“一乡多业,一村一品”的发展道路。让产业带动农户创业就业。同时,党委、政府加强了相关的服务和培训技能, “通过培训,我们这些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农民懂得了田间管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科学方法。”王德明高兴地说。
据了解,自创新服务以来全镇共培育职业农民2000人、农业“土专家”320人,和开展马铃薯高产培训班18期,培训人员6400余人次,组织农科人员560余人次对全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7万余亩进行田间现场技术指导,同时,还推广集供水、新品种、机耕为一体的玉米制种技术、马铃薯膜下滴灌种植技术的实用新技术。
目前,该镇共推广马铃薯膜下滴灌、微喷灌技术已达15000余亩;实施小春马铃薯高产样板创建和小春马铃薯机播样板和样板区内和适时覆膜播种、合理密植、测土配方施肥、机械播种等重点科技措施,辐射带动全镇3.6万亩小春马铃薯高产种植。启动5000亩玉米高效节水灌溉和“千亿斤增粮田”项目建设。
形成特色致富门路多起来
“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起来,群众创业的门路也多了。”正在马铃薯交易市场装箱的樟柏村二组村民常亚莲介绍道,过去地里种出的传统作物没有特色、没有市场,大家对地里“刨食”都没有信心。现在,特色农产品在省内外供不应求,市场里进驻了各村的马铃薯收购商十多家。一般情况下,每天出货的马铃薯就有200多吨,最多的时候能有500多吨。市场里需要40多个搬运工人,他们日收入最低也在300多元,还有40多个分捡人员,不要看马铃薯小,能解决农村富余劳力约500人,间接带动1000多人就业。
据了解,小百户镇的8大高原特色产业发展起来后,已建起以农产品营销为一体的农贸市场两个,农业专业合作组织15个,村民入社率92%。同时在马铃薯协会、食用菌协会等民间社团的引导下,发展了马铃薯种植大户40余户、食用菌大户20户、蔬菜种植大户70余户、水果种植大户16户,直接涉及的非农人员达3000多人。
去年,该镇实现农业总产值达8.22亿元,其中带动非农相关产业产值2.4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200元。(记者 曾滨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