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有足球梦的小量,染毒后生活变调,被送进茄 山庄。问他能否远离毒品,他说只有七成把握。台湾《联合报》图
华夏经纬网4月2日讯:据台湾媒体报道,根据台相关部门2009年、2014年的调查,台湾地区12至17岁未成年族群首次使用非法药物的平均年龄为12.5岁、14.8岁,首次使用地点在“学校”的有23.1%、18.3%,毒品侵入校园的比率之高,让人心惊。
公立中正大学犯罪研究中心主任杨士隆教授所率领的研究团队在2015年的调查,也凸显毒品侵入校园的严重性;研究团队针对新北、台中、高雄市两千多名学生抽样,发现有1.3%的在校生用过毒品,以每年级20万人在校人口计算,数字高得惊人。
另有岛内学者统计指出,台湾12岁至24岁青少年中,约有20万人施用过毒品,这些人在步入社会后仍有很高的比率继续施用,清泉岗基地染毒,极可能就是青少年“毒品生态链”的延续。
更值得关切的是,以各式各样的精美包装变身、且掺混多种二、三、四级毒品的新兴毒品,正快速在岛内蔓延,青少年根本无从辨识。统计显示,青少年施用的毒品虽以K他命最多,但外观让人毫无警觉的新兴毒品,已挤下安非他命排名第二,而K毒最明显的后遗症就是膀胱容量遽灭导致尿失禁,年纪轻轻就得包尿布。
台“法务部”法医研究所表示,这些改变一下化学式就产生的新兴毒品,性质不定、查缉不易、致死率更难以预估,“卖的人不清楚成分,买的人不知道吃了会死”,对身心伤害更甚以往,让人忧心。
毒潮暗流汹涌,警方加强扫毒力道,去年全台查获毒品数量约六千公斤、逮捕近6万名毒犯,数字为近十年之最,但吸毒人口依然居高不下,刑事局表示,主要原因在跨境追查源头有困难。源源不绝的泛滥毒品,彷佛“失速毒潮”。
反毒不再是司法单位的事,应是一场全民战争。蔡英文几次宣示台当局打击毒品是“零容忍”,反毒会是新当局的重要施政之一,可惜的是,目前主管部门多头马车;反而是民间先行,许多团体、志工在这场反毒战中挺身而出,默默奉献。
“帮助我们所爱的人,让他(她)反毒不孤独。”台湾《联合报》系“愿景工程”动员人力、资源,深入探讨毒潮失速的各种面向,除了访问吸毒及戒毒青年的亲身经验,并请学者、专家提出反毒、戒毒的建议,希望唤起全民正视,结合各方力量,打赢这场没有枪声的反毒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