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厦门6月12日电 题:台湾名医厦门“开心” 胡珀元的“一样”与“不一样”
中新网记者 陈悦
今年3月25日与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厦门市心脏中心)签约至今,台湾医生胡珀元教授在厦门已经工作两个多月了,说起感受,他认真想了想,“像几乎没有离开台湾一样”。
作为著名的心血管外科专家,胡珀元是福建省心血管领域首位全职引进的台湾特聘专家,曾任台湾多家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的他,被称为“心血管界难得的复合型人才”。
在台湾“功成名就”之际,为进行人生跑道的转换,胡珀元也曾考察过大陆多个城市和医院,最终“精挑细选”了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
“这里生活是和台湾一样的”,胡珀元说,厦门无论饮食、风俗、气候、语言都和台湾相通,厦门就像“更新一些的台北”。
尤其是语言相通,让胡珀元更好融入这座城市的工作和生活。医院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带领医生查房时,胡教授常常和病人用普通话聊着聊着“就用闽南语沟通起来”,这时,反而是来自天南海北的大陆医生听不明白了。胡珀元说,用闽南语和病患交流,让他和病患都感到很亲切,像朋友一样,医患之间能够很容易建立起信赖的关系。
医院也派出专人,帮助胡教授处理日常工作事务和生活上遇到的一些问题。让他真正“无缝融入”这座城市。
在工作上,胡教授的感觉也是“一样”的。他说,台湾的心血管专科固然在亚洲较为先进,但大陆的优秀医院这几年进步很快,尤其在硬件设施上,已经可以超越台湾了。
而这,也是他之所以选择来大陆的重要原因。胡教授说,台湾在现有较高水平上已不太可能“三级跳进步”,可大陆进步非常快,甚至有台湾媒体预测,大陆心血管医疗水平有望在“五年内超越台湾”。此外,大陆毕竟人口众多,病患数量也多于台湾,而“外科医生是越做越熟,很多东西是向病患学习的”,在胡珀元看来,大陆能够帮助医生更好的开发潜力。
胡珀元教授在工作中 刘云芳 摄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紧跟学术前沿,和国际无缝接轨的风格也让胡教授感到认同。医院院长王焱告诉记者,他每年都赴美国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医院也随时注意跟进西方医学界的先进理念。厦大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在心内科上已经颇负盛誉,王焱希望,引进胡教授作为学术带头人,能够带领心外科团队上到更高的一个层次。
胡珀元也确实“毫无保留的传授技术给年轻人”,还计划利用自己和台湾医学界的良好关系,增进两地技术交流。
他用自己两个多月的工作,还给医院带来更多“不一样”。王焱介绍,胡教授来了以后,进一步推动了医院在微创手术、ECMO(人工心肺)等方面的进步,并开展多例高难度心外手术,“患者都恢复良好”。
等到条件成熟后,胡教授还准备组建起一支专业的ECMO院前急救团队,与全国区域协同胸痛急救的典范――“厦门模式”的胸痛急救体系紧密结合,拓展提升厦门心血管疾病院前急救水平,即哪里有患者心跳停止,就带着ECMO等相关设备和团队赶去,从而在送医过程中就可以开展抢救,增大挽救生命的可能性。他说,看着患者重新成为正常人,“是一个很大的成就”。
胡教授严谨、投入的工作态度也给同事们留下深刻印象。医院人力资源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为胡教授选择住宿时,他特别要求要离医院近,步行可达,以便能够第一时间赶到医院处理问题。
当然,两岸的医疗制度毕竟不同,胡珀元在很多方面还要适应。他笑言,自己刚来时,常有患者向他咨询医保的问题,对大陆医保政策不熟悉的他听得“雾煞煞”(闽南语,不明白)。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他也渐渐熟悉了大陆医保政策,已经可以“慢慢回答,不是问题”。
胡珀元说,如今,还有很多台湾的同行向自己咨询大陆工作、生活的情况,“他们对来大陆发展都很有兴趣和期待”。笑言自己是做“开心”手术的胡珀元,如今在厦门很开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