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两个画面的对比颇具戏剧张力:6月18日,8000多位台湾嘉宾聚集福建,参加一年一度的海峡论坛。开幕式上,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致辞指出“两岸交流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而一水之隔,台湾民进党当局还徘徊在是否冻结“台独”党纲,调整两岸政策、化解两岸僵局的十字路口。
自1987年11月台湾开放老兵探亲,开启两岸交流大门,两岸交流已成难以逆转的大趋势。30年来,两岸人民从陌生到熟悉,约100万台湾同胞长期生活在大陆。如同本届海峡论坛的主题“深化融合发展”,两岸交流已走过接触、了解,逐渐进入深化融合的新阶段。今年以来,大陆就着手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让台湾同胞在大陆就业、就学、生活等方面,享受与大陆同胞一样的“国民待遇”,正是积极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的具体体现。
而民进党当局上台一年来,不承认“九二共识”,破坏两岸政治基础,导致两岸沟通协商机制中断;日前,因为巴拿马与大陆建交,更扬言要以严管两岸交流,作为报复手段。坦白说,每年超过500万人次台湾居民往来大陆,2/3的台湾对外投资选在大陆,进出口到大陆的贸易额占台湾外贸总量的40%……在这种情势下,民进党当局要“踩刹车”“设路障”,做做样子倒还罢了,若是实打实来真格,还没减缓两岸交流的步伐,自己恐怕先被浩浩荡荡的天下大势卷入历史洪流。
这并非危言耸听。民进党上台一年以来,不止一次被现实打脸。上任之初,信誓旦旦表示要降低台湾对大陆的经济依赖度,积极推动“新南向政策”。不料,民进党拿来表功的政绩――2017年第一季度台湾出口开门红,其中贡献最大的却是出口到大陆和香港地区的贸易额,台湾对大陆的经济依赖度不降反升。“新南向政策”更是“雷声大、雨点小”,自去年9月提出,大半年过去了,至今未看到实质性进展。原因很简单,尽管近年来东南亚经济增势明显,但毕竟语言、文化、习俗、环境与台湾均不同。与同文同种沟通无障碍的大陆相比,与东南亚贸易往来平添风险和成本。更何况,政策是政策,市场自有市场的规律。
相信民进党人并非“无感”,不然,最近也不会突然冒出“亲中”“友中”等各种奇葩说法。问题是,两岸交流势不可挡,已经驶入新阶段,还在探讨是旁观还是阻挡的人,不是过于自恋就是太迟钝了。“大陆会配合民进党”的春秋大梦该醒醒了。“亲中”“友中”的“豆腐”吃得也够多了。
形势比人强,对民进党来说,在两岸问题上,或许大道直行才是最有效的方式――认同“一中”,搭上两岸交流奔驰的列车,才不会被时代抛在后头。(木 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