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石家庄7月17日电 题:台湾导报社长林文雄:大陆的进步和崛起绝非偶然
中新社记者 李茜
“赵州石桥鲁班修,玉石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耳畔循环着民歌《小放牛》,站在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赵州桥上,年过六旬的台湾导报社长林文雄弯着腰,近距离观察被烈日晒得反光的车辙印,听着导游讲起两岸相同的民间传说……
双鬓斑白的林文雄此次带着一支由台湾年轻媒体人组成的参访团,参加由河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主办的“台湾中南部媒体河北采风”活动,对河北省进行历史、文化、经济、自然等方面的了解。
出生在台湾鹿港的林文雄祖籍福建泉州,祖先到台湾定居后,到他已是第六代。在林文雄心中,两岸同根同源有着共同的历史,而大陆是历史的宝库。他那一代人,从小学课本里读到大陆各个省份的地理、历史。“我们对长江和黄河的记忆没有缺席”。
30年前,两岸开放探亲后,台湾兴起了回乡探亲潮。族谱已丢,不知道家乡具体的村落,但林文雄的父亲依然追赶“潮流”回到了家乡“大概的位置”。回到台湾后,父亲没有描述心中的家乡和眼中的家乡,只不停跟林文雄重复道“一定要回去看看”。
林文雄对大陆第一印象,是20多年前他第一次到福建厦门。站在厦门环岛路上一块写着“一国两制”的牌子下面,可以搜到台湾中华电信的信号给家人打电话。如今,当年的小渔村已是交通方便的国际化的大都市,“每次到厦门开会,早上出发下午回去,离吃晚饭还早得很呢!”
四五年前,林文雄受邀到泉州参加世界闽南文化节。在晚会上,坐在观众席的他看到舞台右侧有展旗上写着“鹿港”,舞台左侧的旗子上写着“蚶江”,寓意着几百年来台湾鹿港跟福建蚶江是对渡港口。
表演到一半时,很多演员将两展旗子并到舞台中央。观众群起而立,鼓掌欢呼。林文雄和妻子鼓掌到手已不知道痛感,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早已泪流满面。第二天,林文雄第一次回到祖籍,用鹿港腔的闽南话与乡亲话家常,有种“少小离家老大回”的忧愁。他坐在与鹿港海边几乎一模一样的泉州海边发呆,想象着祖先曾在这里繁衍生息。
自那之后,他用了三年做“闽台走亲乡镇行”行动,用500多个报纸版面展现两岸基层的情缘。后来他把这些版面放到泉州、鹿港和高雄进行展览,每天都被游客围得水泄不通,“两岸亲情被普通民众表现得是那么地自然”。
“两岸官方沟通机制已停摆,但民间交流反而更频繁。”林文雄长期关注两岸关系报道并致力于两岸交流,近二十年来已到大陆百余次。
林文雄说,大陆的进步和崛起绝对不是偶然,最重要的两个字是民众的“团结”。台湾的媒体人应该引导台湾民众理性看待两岸关系,看到一个真实的大陆。
从今年开始,林文雄推出专刊,致力于两岸青年学子的交流。今年他还将带一些台湾年轻人到四川、重庆、江苏、北京等地考察。“年轻人应该被正确地引导,不能被某些煽动带歪。”
林文雄的“90后”小儿子毕业时说自己想去闯一下。林文雄建议他去大陆看看,“因为台湾的未来在大陆”。
如今小儿子在上海工作近两年,上个月回台湾参加同学婚礼时发现自己在上海月薪10万台币是所有同学中收入最高的。“听到儿子跟我说当时到大陆发展的决定是对的,我也很欣慰。”虽然父子俩未能从事一行,但林文雄仿佛找到了自己的接班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