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苗栗4月9日电 题:百年木雕之乡的“小城故事”
中新社记者 陈小愿 张晓曦
在台湾说起木雕,人们便会想到苗栗县三义乡。此乡多丘陵、山区,气候湿润,适宜樟树生长。乡民就地取材,发展木雕产业。繁盛时,约八成乡民从事此业。
中新社记者近日来到三义乡探访木雕业百年发展史。走在三义街道上,随处可见木艺品商店。达摩、观音等各式木雕琳琅满目,原色或彩绘、大件或小巧,错落有致。
此间文献记载三义木雕始于1918年,名为吴进宝的一位乡民捡拾枯木后加工为摆饰,日据时期被列为艺术品。吴进宝大量加工,其子经营起这门生意并将技艺传授乡民,产业遂发展起来,至今恰百年。
三义木雕协会理事长蔡献堂告诉记者,早年间,三义木雕受福建泉州等地木雕师影响,以神像为主,注重技法;日后,外县市艺术家进驻、推陈出新,形成实用性与观赏性木雕并进的景象。
发展初期,三义木雕主销日本,二战后也销往美国。上世纪七十年代,外销由于木料短缺等原因受挫,木雕师转而创作更有艺术性的作品,挑着担子全台售卖。
此后台湾经济起飞,带动了艺术欣赏风潮,加上高速公路贯通,三义乡进入越来越多民众的视野。台湾知名导演李行执导的《小城故事》在三义取景,讲述青年学徒与木雕师女儿的爱情故事,更让木雕之乡在宝岛家喻户晓。
年近六旬的蔡献堂说,当时几乎每个台湾家庭有两三件三义木雕,多者甚至十几件。不过,三义木雕与许多传统工艺一样,也面临传承危机。“年轻人对木雕热情不高,有人更喜欢西方的公仔。”他说。
为推广木雕文化,1995年,全台首家公立木雕博物馆――三义木雕博物馆开馆。馆内常设展包括雕刻艺术起源、中国雕塑历代风貌、三义木雕源流等。馆方每年策划多项展览,为木雕师提供展示平台。
1999年“9・21”大地震后,木雕产业受大环境影响、景气进一步滑落。在广盛村经营木艺品30多年的陈瑞源说,孩子前往外县市创业,他转而依客户喜好创作产品。还有业者将木雕与观光融合,邀游客体验彩绘,例如位于重河路、55年历史的双峰木鸭工厂于2002年转型为“三义丫箱宝”。
三义乡近年举办艺术节,邀海内外木雕师比拼作品。苗栗县文化观光局博物管理科科长邱毓森告诉记者,评比分工艺、创作两类,希望传统技法和创新理念并进,促进产业多元发展。
蔡献堂认为,作品获奖后更易被收藏,有助产业兴盛。他介绍,当地木雕协会现有木雕师160多人,其中五六十岁者居多;2006年开始举办薪传创作营以来,二三十岁木雕师正逐渐增多。
年约30岁的缪铭原正在木雕博物馆驻馆创作。“父亲雕刻了一辈子,希望传承他的技术并有所精进。”他坦言,年轻人刚入行较辛苦。
有传承,还需有好物料。蔡献堂说,桧木和樟木较适合雕刻,但随着环保意识抬头,木料取得变难;业界希望当局林务部门能够将深山残材等,每年释出一部分供木雕使用。
良好的创作环境也是木雕师迫切需求,三义有木雕师在家中创作时被检举扰民。如今,木雕协会正推动建立产业园区,让木雕师群聚创作。
“创作要结合新理念,用心走自己的路。为了产业永续发展,我们会跟上潮流。”蔡献堂说,希望将来世人谈起三义,仍会首先想到木雕,了解这里的故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