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3月8日電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道,去年《施政報告》提出三項智慧城市重要基礎建設的建議,創新及科技局準備向立法會財委會申請撥款接近九億二千萬元推展有關計畫。其中,當局計畫在全港人流較多的四個地區,以試驗方式安裝或更換約四百枝“多功能智慧燈柱”,以加強收集不同城市數據的能力及向公眾發放更多實時資訊,預計在觀塘和啟德發展區遇到的技術困難較少,因此會在該區街道先進行首階段的試驗,料明年中或之前可陸續啟用。
創新及科技局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顯示,現時世界各地有十多個國家推出了電子身分證或數碼身分,方便市民使用電子政府服務和其他網上服務,包括網上銀行、查核病歷、報稅、投票等,故建議建立的一站式網上eID系統,作為智慧城市的重要數碼基建。文件顯示,eID項目涉及的非經常性預算開支為一億一千二百萬元,當中三千四百萬元用於系統推行和支援;倘若今年中獲財委會通過撥款,資科辦會在今年下半年進行招標工作,預期新系統在二〇年年中投入運作。
局方又指,現時個別海外及內地城市近年均積極探討安裝智慧燈柱,包括使用智能照明系統提高能源效益,和使用感應器收集城市數據,故計畫在全港人流較多的四個地區,包括中環/金鐘、銅鑼灣/灣仔、尖沙嘴及觀塘/啟德發展區更換部分現行路燈,試驗安裝“多功能智慧燈柱”,以加強收集不同城市數據的能力及向公眾發放更多實時資訊。
資科辦與路政署已聯同多個部門已成立跨部門專責小組,共同推展為期三年的試驗計畫,預計需要在選定地區更換或安裝約四百枝智能燈柱。按付款當日價格計算,當局估計“多功能智慧燈柱”項目的預算開支約為二億七千二百萬元,而試驗計畫每年的營運開支約為三千二百萬元。
當局初步評估,在觀塘和啟德發展區可能遇到的技術困難會較少,因此會在該區街道先進行首階段的試驗,以協助相關部門掌握智慧燈柱的設計、安裝和感應器的運作,預期首階段試驗的約五十枝智慧燈柱可於明年中或之前陸續啟用。
此外,為支援數碼政府的發展,當局認為需要改革政府現有的雲端基礎設施,並採用新的應用系統開發技術和相關標準及架構,建設新一代的政府雲和大數據分析平台,讓各局和部門加快開發和推行數碼政府服務,目的是透過資源共享,善用大數據分析並配合人工智能技術,提升政府運作效率,進一步改善城市管理。當局最新估計,項目涉及的非經常性開支為五億三千三百萬元,如獲財委會今年中通過所需撥款,資科辦會在下半年進行招標工作,預期新系統可在二〇年第二季開始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