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5月12日電 香港報章今天的社論觀點如下:
《明報》 社評:免費電視港人話事 徹查股權有否違規
根據現行廣播條例,免費電視持牌人必須為本地人,非永久居民能夠擁有的話事權受到嚴格限制,既要通訊局批准,又要符合居港日數規定。黎瑞剛是內地商人, 2015 年入股 TVB 。按照《廣播條例》,黎瑞剛身為廣告宣傳代理商董事,除非得到政府事先批准,否則不能擔任電視牌照持牌人。今次有關 TVB 實際股權安排的爭議,明顯關乎社會公眾利益,通訊局作為負責監管機構,有責任解釋和調查 TVB 的實際股權安排,是否有違廣播條例。
《文匯報》社評: 立法監管電話促銷 過渡期要多管齊下
政府昨起就加強規管人對人促銷電話進行為期兩個多月的公眾諮詢,提出三個方案聽取市民意見,包括改善行業的自行規管制度、推廣來電過濾應用程式兩個非立法方式,和立法訂立拒收訊息登記冊。在互聯網和社交媒體時代,市民獲得資訊和商家推廣產品及服務的渠道日益增多,人對人的促銷電話方式雖然還有一定作用,但更多的是對市民構成嚴重滋擾,大多數人都不勝其煩,立法監管應是最終解決之道。如果進一步加強監管,以及採取立法訂立拒收訊息登記冊的話,有可能對這些行業推銷業務帶來一定的影響,甚至影響到部分人的生計。不過,為了減少對大多數市民的滋擾,加強監管勢在必行。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促銷電話泛濫成災之問題。
《經濟日報》社評:科網股急升急跌 投資新常態?
大升大跌正是科網股的特色,市場有龐大熱錢在物色和追逐一些有高增長潛力的科網公司。搞科網的投資成本毋須多,幾個人組成公司銷售概念,即使沒盈利也不打緊,只要研發出的產品有創意、好玩和受歡迎,獲風險基金垂青注資,就是有錢途的第一步。當用戶增長速度夠快,會成為新賣點,繼而集資上市。假如用戶增長放緩,又沒盈利,投資者會先行獲利回吐,甚至止蝕離場,股價很快便打回原形。
《星島日報》社評:新總統釋善意 望新風緩朝局
文在寅當選,國際間最關注的是他有機會緩和朝鮮半島局勢,重拾當年金大中和盧武鉉兩任總統的“陽光政策”;但是,投他一票的南韓民眾,最關心的是如何改變國內財閥霸道和政商勾結問題。美國在文在寅就任前加緊部署薩德,現時已投入運作,既成事實,他不容易推翻,這成為中韓關係中難解的結,除非朝核危機降溫,去除美國部署薩德的藉口,這卻要視乎北韓和美國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