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崇智稱,港府推動的跨學科、轉化性研究,正是他一直所做的方向,盼可領導中大在研究方面更上一層樓。
香港新聞網4月6日電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道,香港創科產業發展,須靠大學科研注入動力,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接受訪問時指,中大科研水平,尤其在轉化醫學、人工智能、機械人方面,位處世界前沿,有信心推動更多轉化性、跨學科的研究。他認為,本港學者不能“閉門做火箭”,要加強國際間合作,與海外市場接軌,將成果推而廣之。近日獲選為美國發明家學會院士的段崇智,領導多個跨學科研究項目,他成功製造名為“微關節(microjoint)”的三維關節,用作測試治療骨關節炎的藥物。
段崇智一月上任中大校長後,首次接受傳媒專訪,他稱,港府對創新科技的重視,驅使他從美國回港發展,目標帶領中大在科研水平再上一層樓,推動轉化性、跨學科的研究,“中大在轉化醫學、人工智能、機械人的研究水準相當高,達國際水平,有信心未來出產更多成功的科研成果。”
本港創科路上的競爭對手,來自世界各地,政府近年銳意提升本港科研實力,在《財政預算案》擲五百億元發展創新科技,如何才可用得其所?段崇智認為,本港學者不要“閉門做火箭”,不要只顧做學術論文,要推展全球性合作,“放棄在國際間合作,別人便不知你所做的,不知道便不會重視。”
政府在發展創新科技大開水喉,要長流下去,段崇智認為,關鍵是創造就業機會,“有很多創新科技成果,但無就業機會,it's not going to last(不會持續)”,就業機會同樣不須局限於本地,“不一定要在香港做,可在外國做,訓練的人便有就業機會,整條pipeline(生產流程)便拉通了。”
他稱,政府支援始終有限,本港研究的出路,須放眼世界各地的市場,“世界很大,需求要在香港以外,香港只有七百萬人,不可能對每件事都有需求”;他提倡成果要推向全球,“建立外面的市場,就如蘋果電腦,若果除了在美國以外無人買,都沒有用。”
段崇智曾於美國數所知名大學從事生物醫學的教研工作,專注幹細胞生物工程及再生醫學範疇,研究成果涵蓋基本科學、工程學及轉化醫學,近日更獲選為美國發明家學會院士(National Academy of Inventors Fellow)。談到最新的研究成果,他利用“微型生物反應器平台”,製造首個名為“微關節(microjoint)”的三維關節,仿照真實的人類關節,可用作測試治療骨關節炎的藥物。
現時全球每六人就有一人患有關節炎,不少長者的關節均已磨損及退化,醫生建議六十五歲以上的病人,可做人工關節置換手術,一般可維持十至十五年。段崇智研究的治療方案,以幹細胞結合仿生生物材料,培植類似軟骨組織,並採用三維打印技術,以光交聯水凝膠為載體,以注射方式植入受損關節,以特別的光線照射令其凝固,過程毋須開刀。
他稱,技術可為病人“買時間”,遲多十至十五年做手術,亦期望可改善病人生活質素,“想像一位坐輪椅的老伯伯康復後,可去Ballroom dancing(社交舞)。”研究即將在人體測試,料花三至五年,再與公司洽談投資,有望未來應用在病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