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4月12日電 香港《星島日報》12日發表題為“內地開放金融 港須展中間人優勢”的文章,全文如下:
新任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宣布,下月起把本港與深滬股市互聯互通的每日成交額度擴大,昨日為港股打下強心針,恒生指數上升了諧音好意頭的“一六八”點。更值得關注的是,他同時公布的其他開放金融市場措施,將帶給本港更龐大的創富機遇。
中國官員近年一直表示,會加快開放金融市場步伐,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在博鰲亞洲論壇上,勾勒出內地進一步開放市場的理念和梗概,易綱昨日就在博鰲闡述中短期開放金融市場的具體措施和大致落實時間。
有本港回歸初期的亞洲金融風暴為鑑,內地在開放金融市場方面,向來步步為營,並且很多時經由香港先行先試,避免秩序失控而打擊實體經濟民生,今天步伐邁開得比以前大,顯示內地自信有能力管控風險。
增滬深港通額度助入摩
本港與內地股市互聯互通有額度之設,亦是管理風險的一個環節,避免資金進出又大又急,釀成金融動盪。實施幾年來,已經撤銷了總體限額,只保留及擴大每天限額,今次擴大幅度前所未有,反映這個機制過去平穩順暢的表現增強了中央的信心,以及內地A股今夏納入犘根士丹利綜合指數(MSCI)的實際需要。
A股“入摩”的首要條件,是要投資者能夠自由買賣,資金自由進出。現時外資買A股限制重重,滬港通和深港通成為重要渠道,大增額度,有助應付“入摩”後逐步增長的買賣需求,避免經常滿額而影響各種相關金融產品的市場運作。A股“入摩”將令全球眾多追蹤MSCI 的基金產品要買入A股,本港作為中間人,將可分沾得益。
擴大港滬和港深股市互聯互通額度,只是易綱昨日公布的十二項措施之一。其他措施還包括在未來幾個月內逐步撤銷外資銀行、證券行、基金公司、期貨公司人身保險公司的持股比例限制,到三年後可以全資在華經營,擴大外資銀行業務範圍,而且會“一視同仁”監管內外資金融機構。
與全球爭內地金融市場
本港金融界一向視內地市場為潛力龐大的業務增長點,例如不少保險公司覺得本地人壽保險市場接近飽和,積極開拓內地客源,一些證券行亦千方百計擴充內地客業務,銀行更不待言。內地進一步開放市場,有利這些機構大展拳腳,提供各式各樣的投資和財富管理服務,收益可觀。
有異於內地與本港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今次開放是面對全世界的,繼滬港通和深港通後,十二項開放措施之一的上海和倫敦股市互聯互通,亦預計在今年內開通。因此,本港在開拓內地金融市場方面,面對全球競爭,必須發揮本身優勢,在為國家金融開放作出貢獻的過程中,擴大本身的經濟實力,鞏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