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4月20日電 香港《大公報》20日發表題為“市民喜見立法會議員團訪大灣區”的文章,全文如下:
立法會議員一行三十二人,組成“聯席事務委員會訪問團”,今日前往粵港澳大灣區的深圳、東莞、中山、佛山、廣州五市展開為期三天的參觀訪問。特區政府四位局長同行。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和建設已提上國家議事日程和戰略層面,由中央制訂的發展方案將於短期內頒佈。香港特區作為“9+2”九市兩特區的一員,更是面對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和提升自身地位的重大發展機遇。立法會議員訪問團能在此時此刻成行,可説是一個盡得天時、地利、人和的正確選擇。本港市民樂於見到有大批立法會議員踏足內地,了解內地的發展實況,所謂“百聞不如一見”,對今後兩地關係的溝通、融和無疑是一件大好事。
事實是,立法會訪問團的大灣區之行,的確令人有“春回大地、萬物向榮”之感。本來,九七回歸、特區成立之後,香港就是國家不可分離的部分,港人就是十三億人大家庭中的一員,回去走走看看,實屬家常便飯。但是,在種種人為因素和政治歧見制約下,部分立法會議員視到內地參訪為畏途,甚至將之視為一種“政治爭鬥”,彷彿去內地走一趟就意味什麼“放棄立場”或“被統戰”,甚或去了也要在場合中叫幾句口號或遞封請願信“表個態”。這實在是很不恰當和絕無必要的。
事實是,在“一國兩制”和基本法相關條文規定之下,了解國家發展、促進兩地關係、反映港人意向、推動特區經濟,正正都是作為立法機關成員不可推卸的責任,而且是一項非常光榮和重大的責任。特別是近年面對激烈競爭,香港經濟亟須提升實力和找到新的亮點,才能保住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和貿易、物流、旅遊等方面的優勢;而隨着國家政治、經濟、社會的快速全面發展,國家“十三五”規劃已為香港特區搭上國家發展“快車”預留一席“優先座”,“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的出台更為香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未來香港發展希望在國家、未來香港經濟出路不離大灣區,已成不可逆轉的主流和共識。
在這種情形下,作為特區立法會議員,如果還只把眼光停留在一己的政黨私利,以阻撓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的“拉布”、“流會”為能事,看不到特區前途,看不到港人希望,拒絕去接觸和認識國家大發展這一重要事實,那麼,不要説有負議員職責,就是作為一個普通市民,也是閉塞和落伍的。在“滿城皆説大灣區”之日,作為尊貴議員未去過大灣區、未議過大灣區、未對大灣區發展提出過半點意見,不怕被人“笑到面黃”嗎?
因此,對今次議員的大灣區之行,特別是團中包括了不同黨派的成員,各方都應以最大的熱情和誠意歡迎他們、接待他們,希望他們能在短短的三天行程中對大灣區經濟有一個確切的了解,日後推動香港抓緊機遇、投入大灣區發展中去,共同為維護特區的繁榮穩定多作實事和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