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5月5日電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道,多重耐藥性細菌是全球面對問題之一,其中“產碳青霉烯酶腸道桿菌”(CPE)是現時“頭號敵人”,醫管局去年驗出四百七十三宗帶有抗藥性的“產碳青霉烯酶腸道桿菌”,較前年大增四成,當中少於十宗發病,但可導致尿道炎、敗血症,估計與接觸帶菌者或進食未經煮熟的食物有關。為減低傳染風險,醫管局將加強為高風險的病人進行篩查,並加強醫護人員辨別病人是否細菌感染,更準確就病情處方抗生素。
產碳青霉烯酶腸道桿菌(CPE)是抗藥性大腸桿菌之一,醫管局總感染控制主任曾艾壯指,本港CPE個案有上升趨勢,去年醫管局為約十一萬八千名病人進行測試,發現有四百七十三名帶菌者,較前年三百四十宗,大增四成,但發病人數少於十人。
曾艾莊指,其中一百二十七宗曾有外遊記錄,當中曾前往內地診所的帶菌者有一百零一宗,其餘包括印度、泰國、越南等,但沒有證據病人從外地感染細菌。數據同時發現,除了CPE外,多種常見的多重耐藥性細菌宗數近年持續下跌,包括耐藥性金黃葡萄球菌、多重耐藥性鮑氏不動桿菌等。
為配合“香港抗菌素耐藥性策略及行動計畫二○一七至二○二二”,醫管局將加強為高風險的病人進行CPE篩查,包括過去一年曾前往外地診所的人士、長期住院病人、懷疑有病徵的人士等;並加強透過降鈣素原測試,幫助醫護人員分辨病人是否細菌感染,以便準確就病情處方抗生素。
曾續指,病房擠逼亦會加大細菌傳播的風險,醫管局將加強環境衞生,包括加密更換牀單及窗簾次數,適逢今日是“手部衞生關注日”,醫管局將加強潔手宣傳,在醫院內提醒市民洗手,增加市民洗手意識。
至於最常見的耐藥性金黃葡萄球菌,數據顯示,引致敗血病個案錄得下跌,公立醫院去年每一千名急症室病人,有約零點一四人人感染,宗數為七百二十宗,較前年微跌四十九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