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5月10日電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道,二〇一一年靠永久造口呼吸的七十三歲男病人王肯構,在九龍醫院疑遭“紗布封喉”離逝,事件惹起公眾關注。事故發生七年後,醫委會昨日終裁定伊利沙伯醫院主診醫生黃卓義,三項醫生專業失德指控,其中兩項成立,於一般醫生名冊除名六個月,不准緩刑。研訊小組主席麥列菲菲認為,被告未有考慮自己真正做錯的地方,病人住院十日期間八次巡房未能察覺異樣,是難以接受。黃卓義離開時神情平靜,未有回應記者提問。
男病人王肯構二〇一一年六月於伊利沙伯醫院接受全咽喉切除手術,同月下旬轉往九龍醫院,期間曾來往兩所醫院;同年十一月六日至十四日期間,病人氣管的永久造口被紗布蓋上並曾以膠布貼住四邊,最終於十四日因窒息而死亡。
醫委會向被告人醫利沙伯醫院主診醫生黃卓義作出三項指控,包括第一項“未能履行專業責任管理病人,採取正確步驟防止將氣管的永久造口當作臨時造口”;第二項“未有以正確步驟將多層紗布或膠布貼在造口上”;第三項“未能警醒指示醫護人員並非臨時造口”及“醫療報告令醫護人員誤解字眼tracheostomy(氣管切開術)為臨時造口”。
聆訊上,研訊小組主席麥列菲菲表示,第一項及第三項部分指控成立,根據護士觀察表及物理治療報告均有提出紗布蓋造口情況,他本人簽署醫療紀錄中,亦有記錄病人的造口,惟被告仍稱沒有看到護士犯錯及多次錯誤治理,作為主診醫生有責任提醒及警覺護士,但他並無沒有做任何事情,及發聲糾正護士做法,批評有關做法低於註冊醫生標準,故裁定兩項專業失當罪成。
辯方大律師求情時指出,黃醫生過去服務公立醫院十多年,當時主管及共事多年同事稱他為人可靠,二〇一一年他正於伊利沙伯醫院接受外科專科訓練,因應醫院安排每日早上需要到九龍醫院巡房見五十位病人,下午再返回伊院應診,他仍然克盡己任,但可能因一時鬆懈造成是次事件,亦對死者感到非常遺憾,強調黃卓義“是醫管局制度崩潰下的受害者”。
辯方又表示,如醫生需要兼顧及指導護士的專業職責,那就代表醫護之間不是以團隊形式工作,而此案無任何證據顯示醫生得以告知,護士以甚麼方法護理病人造口,或病人造口被紗布圍封狀況,醫生亦未能看到當中有錯誤做法。
麥列菲菲批評,即使醫生再忙亦有自身的責任,“如有一次疏忽見不到還可以諒解,但巡視死者狀況次數足足有八次,加上護士觀察表、物理治療師紀錄及他本人簽署醫療紀錄,均有記錄造口護理情況,較難推卸責任。”因此她認為,被告未有考慮自己真正做錯的地方,沒有理由需緩刑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