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香港新闻

葉玉如:香港能在國家科技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时间:2018-05-17

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學副校長葉玉如近日接受了中新社記者採訪,並對香港科技創新力量投下信心一票。2004年,她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成為首位奪得此獎的香港人,該獎項有“女性諾貝爾科學獎”之稱。 (中新社圖片/ 麥尚旻 攝)

香港新聞網5月16日電 題:葉玉如:香港能在國家科技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中新社記者 李焯龍

“香港在多個科研領域已走在世界前沿,很多香港科學家在某些特定領域所做的科研貢獻亦得到世界的認可,香港是有能力在國家的科技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希望香港科研人員未來不僅可以參與國家科研項目,還可以在某些項目中扮演‘領頭人’的角色。”

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副校長葉玉如近日接受了中新社記者採訪,並對香港科技創新力量投下信心一票。2004年,她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成為首位奪得此獎的香港人,該獎項有“女性諾貝爾科學獎”之稱。

這位世界級神經生物學家在香港出生,中學畢業後遠赴美國修讀化學和生物學,及後在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獲得藥理學博士學位,從此踏上科研之路。

1993年,科大成立不久,葉玉如受聘回港任教及從事科研工作,從4人的實驗室開始,經過17年時間,終於在2010年建立起擁有數十位研究員的“分子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至今,她一直擔任分子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歷年來獲得許多重要獎項。葉玉如的成功充分證明香港並非“科研荒漠”,關鍵在於合作。

“我自從1993年回港後,見證了內地和香港的科研水準不斷提升,兩地的科技交流互動越來越密切。”葉玉如指出,大約十年前,“國家重點實驗室計劃”延伸至香港,是非常重要的政策。近年,國家科技部在港又設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對促進內地和香港科學家的合作,提升兩地科技創新能力,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葉玉如的研究領域主要集中在神經系統的發育和功能,以及阿茲海默症、帕金森症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藥物研發。她坦言,優勢互補、彼此合作是科研工作非常重要的因素。至今,分子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取得了不少成果,都是與內地夥伴實驗室共同完成的。

兩地過往在科研合作中取得不少成就,也面對一些障礙。葉玉如表示,由於國家科研項目經費以往不能過境香港使用,香港科學家若要申請國家經費,需通過與內地機構合作,經費亦限制在內地使用,影響了兩地合作的程度。

對於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對在港兩院院士來信作出重要指示,國家科研項目經費過境香港使用等問題得以基本解決,去信聯署院士之一的葉玉如認為,這是兩地科技合作一個歷史性的突破,一方面說明國家對香港科研非常重視和支持,另一方面也證明香港的科研能力獲得國家的肯定和認可。

葉玉如表示,香港和內地科學家現在拉近了距離,可以共同申請國家科研項目,建立開放式項目,開展深入合作。希望香港科學家未來不僅可以參與國家科研項目,甚至可以在某些項目中扮演“領頭人”角色,為國家和香港的創科發展貢獻力量。

談到香港未來如何將科研工作做得更好,葉玉如建議在三個方面進行加強:一是聚攏人才,優秀人才是科研發展的關鍵因素;二是加強合作,不管是香港院校之間的合作,還是香港與內地或國際之間的合作均至關重要;三是加強對基礎研究的支持,因為基礎研究是創新科技中最重要的一環。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即將出台,葉玉如期望憑藉大灣區建設,能進一步完善香港與內地科技合作機制,令科研人才和資金在新形勢下發揮最大的作用,兩地科研合作得以邁向更高層次。

早前,葉玉如帶領著內地和英美學者,成功發現兩個可能令阿茲海默症患病機會提高的新型風險基因,是次研究參照了大量由內地提供的基因組樣本。她說,除資金支持外,香港科學家希望未來能與內地共享更多資源,如病人樣本、大型研究設備等,若能進一步突破這些阻礙,將更有利兩地科技合作。

“隨著資金過境政策逐漸擴大範圍和加強資助力度,我相信未來會有更多香港科學家能更深入地參與國家重大科技項目。”葉玉如說。(完)

  • 上一篇:林鄭:惠港兩地有很多合作與發展空間
  • 下一篇:19座小巴超載至25人 警打擊行動拘3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