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5月18日電 據中新社報導,香港首位中科院院士支志明眼中的三個科研里程碑
中新社記者 陳逸舟
作為香港大學歷史上最年輕的講座教授,香港大學化學系教授支志明認為,自己至今的科研生涯中有三個里程碑:
1995年,38歲的他成為第一個被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的香港科學家;2006年,他又成為首位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的香港科學家;近日,他與23位在港中科院、中國工程院院士聯署反映的國家科研項目經費過境香港使用等問題得到了基本解決。
支志明對中新社記者說:“香港的科學家是比較寂寞的”,無論是院士頭銜還是國家最高級別的獎項,獲得這種認同很重要,說明“香港的科學家做的都是尚可”,國家也很支持他們。
與上世紀八十年代剛投入研究工作時相比,支志明認為,現在的香港已經多了很多基金的支持,但是外圍環境的競爭也在增加,人才的爭奪非常激烈。
他舉例指,美國的學校以百萬美元的標準薪酬挖人,與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也達到差不多水平。雖然香港有很強的科研實力,但拿不出硬件上的吸引力,很難留住人。“就算對香港有感情,也要錢買化學品啊。”
支志明說,國家一直都給香港科學家支持,但是資金過不來香港,所以香港的高校都在深圳成立研究院,教授都去深圳申請基金。然而,當這些科學家離開香港,誰來教下一代年輕人呢?而且,成名的科學家比較容易申請到資金,也很容易邀請到合作,但是年輕人如果想做大的項目,要去哪裡拿錢呢?
這些問題也是整個香港科學界的考量。去年6月,包括支志明在內的24位在港兩院院士給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寫信,信中反映了國家科研項目經費過境香港使用、科研儀器設備入境關稅優惠等問題。目前,這些問題基本得到解決,國家科技計劃直接資助港澳科研活動已有總體制度安排。
支志明說,香港的研究基金都偏向應用,給基礎科學的基金相對較少。自己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的論文就是基礎科學研究,如果不是有這個研究打底,就做不到後來的應用性研究、跨領域研究。
同樣道理,如果不做基礎研究,到了某個時點,社會發展也會遇到瓶頸。支志明表示,這就是為什麼內地在基礎研究上投入這麼多資金。這不僅會對經濟做貢獻,也會提升整個社會的自信。
支志明說,研究資金入港的新政,是一個新的里程碑。資金充裕不僅能留下香港的人才,還可以吸引更多海外華人科學家到來。對內地與香港的科研合作也會有良性影響。“希望在十年後可以看到香港科研發展成世界一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