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5月23日電 (記者 寧之羽 楊威利)香港已落成樓宇但仍未售出的一手私人住宅單位(俗稱“貨尾”單位)數量近年有上升趨勢,特區政府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23日表示,對發展商囤積“貨尾”單位徵收新稅項的建議,政府會小心考慮建議是否合理、可行和有效,然後再作出決定。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31日,香港的“貨尾”單位約有9000個。當中6000個單位在去年或今年第一季落成,餘下的3000個單位則在2011年至2016年落成。
立法會地產及建造界議員石禮謙指,這9000個“貨尾”單位是2011年到2018年間的總計數字,未售出的原因是發展商自用或出租,還有些是居屋(特區政府扣除地價後以低於市價售予市民的資助置業計劃)補繳地稅後進入私人市場。
陳帆表示,特區政府一直密切留意私人住宅物業市場的發展和一手私人住宅單位的供應量,也留意到近年“貨尾”單位數目有上升趨勢,正著手研究如何處理此問題,會小心考慮對發展商囤積“貨尾”單位徵收新稅項的建議。
另有議員關注特區政府會否就非本地居民或由他們持有不少於25%實益權益公司,持有的空置住宅單位徵收新稅項。
陳帆指,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的數據,私人住宅的空置率由2012年年底的4.3%下跌至2017年年底的3.7%,低於1997年至2016年期間5%的長期平均空置率。有關數據顯示香港私人住宅物業的整體空置比率甚低,把住宅物業閒置的情況並不顯著。
陳帆續指,事實上,在業主尋找買家或租客、議價以至翻新單位的過程中,難免有物業空置一段時間的情況,這是市場運作必然會產生的現象。有鑑於此,對上述住宅物業開徵空置稅未必可以有效增加供應。他又指資產增值稅具爭議性,特區政府目前無意研究開徵資產增值稅。
陳帆表示,特區政府會密切監察樓市情況,並會在有需要時實行適當的措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