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香港新闻

港媒:助A股入摩 港可擔當更多角色

时间:2018-06-03

香港新聞網6月1日電 香港《經濟日報》1日發表題為“助A股入摩 港可擔當更多角色”的文章,全文如下:

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港股錄巨額成交又交投暢順,顯見國際金融中心的高效率。香港應向中央爭取更多新產品,續助內地資本市場發展和服務實體經濟,同時壯大本港金融市場。

港有人才經驗 助推對冲工具

A股正式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是中港股票互聯互通下另一重要里程碑。自滬港通和深港通先後開通,經過3年多穩定運作,資金有序透過香港買賣A股,隨着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更多外資基金將按有關指數配置投資,增持A股,令A股國際化踏入新階段。

MSCI行政總裁Baer Pettit坦言,未來A股權重擴大步伐,主要取決於外資能否容易進出A股、A股有否足夠對冲風險的衍生工具和A股停牌3大因素。

其中,本港對冲市場發達,有人才、經驗和監管,能發展A股衍生工具市場。事實上,中證監和香港證監會去年底簽備忘錄,將加強雙方在跨境衍生工具、期貨交易所和從業員等方面的監管、執法和信息交流,反映香港有機會發展相關期貨,回應外資對冲風險的需要。

惟衍生工具投機味濃,在A股尚未規範化下貿然推出,不僅吸引散戶炒賣,還可能給大鱷造市機會。在中央嚴防金融風險下,對推出衍生工具可能更着眼於風險管理,故即使有意推衍生工具,也會審慎緩步而行。

故香港不宜只着眼於A股衍生工具市場,更應着眼可推出甚麼新產品工具,如討論已久的新股通、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和商品通等,幫助內地加快金改和服務實體經濟。香港急需發展新產品,因競爭將加劇,尤其滬深港通成功運作,中央會將模式推廣到其他國際金融中心,如計劃年底前推出滬倫通,令本港獨有優勢漸失,因此本港要把滬深港通做大做強,還要新產品來強化優勢。

服務實體經濟 可推更多產品

港股昨天成交額逾2037億元,僅收市競價交易時段已錄破紀錄的962億元;滬股通和深股通買賣金額亦高達347億元人民幣,創滬股通開通以來單日成交新高,而一切運作順暢,反映港股深度廣度足,有效率、有條件承擔更多新產品。

內地金改仍長路漫漫,香港可成新產品試驗地,以及內地與國際金融市場聯通平台,在穩健防火牆下促進內地金改,更好服務實體經濟,本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亦可更厚實穩固。

  • 上一篇:港升小派位明放榜 近七成獲派首三志願
  • 下一篇:港媒:A股國際化香港角色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