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公布安老信託服務調查結果。
香港新聞網6月5日電 據香港《商報》報道,東華三院去年委託香港浸會大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進行“安老信託服務需要”調查研究,結果昨日公布,發現長者在管理財產時遇上困難,傾向尋求子女或配偶的協助,亦有近三成的受訪者會自行處理,又指逾七成人沒有透過正式途徑管理個人財產,只透過個人親身處理或口頭安排親友協助處理,有機會出現法律風險及容易引起家人的爭拗。
易引起家人爭拗
是次調查研究透過街頭訪問形式隨機於全港5個地區,合共訪問了526名其本人或配偶擁有50萬元或以上資產的55歲或以上長者。調查發現,長者在管理財產時遇上困難,傾向尋求子女或配偶的協助,而有近三成人表示自行處理,較少會向他人求助。此外,亦有逾七成的受訪者沒有透過正式途徑,如簽立遺囑、一般授權書、持久授權書或設立信託的方式,管理個人財產,只透過個人親身處理或口頭安排親友協助處理。研究指出,若透過非正式途徑管理財產,當授權人病重或失去認知行為能力時,有機會出現法律風險及容易引起家人的爭拗。
調查結果亦反映,只有少於兩成人表示曾“聽過持久授權書”,反映長者對持久授權書的認識不足。而“持久授權書”推出至今超過20年,是一份保障長者於不幸患上疾病,並在精神上無行為能力時,可委託授權人協助處理財產及財政事務的法律文件。
逾半人不信任公共信託
另外,調查結果亦顯示,只有約四成人認同公共信託可以協助處理財務安排,但不認同的卻超過五成,而在是否支持香港成立公共信託服務的反應則見相若,過半數表示不支持,亦有逾四成人支持;若假設受訪者患有認知障礙症時,有近六成受訪者表示希望有人代理財產管理。研究亦建議業界可進一步研究香港應否設立收費相宜、可負擔及具信賴的安老信託服務,以協助缺乏家庭支援的長者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