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6月6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5月份日經香港採購經理指數(PMI)為47.8,低於4月份的49.1,創近兩年新低,是2016年7月以後最差單月表現,顯示私營經濟的景氣度急速轉壞。商會人士指出,上月PMI下跌,主要是擔心中美貿易關係影響,若未來中美貿易摩擦加深,恐怕會拖累出口表現,冀港府加以關注,並因應局勢變化而推出支援措施。
5月份產出與新訂單跌幅擴大,香港私營經濟的整體營商環境隨之進一步惡化。客户需求轉弱,企業相應地削減採購活動和聘僱規模;繼而消耗投入庫存的儲備,應付目前的生產要求。
新增銷售累跌,也導致積壓工作繼續減少。成本壓力持續放緩,而企業則在銷售疲弱的情況下,提供更大的折扣率。此外,企業對產出前景繼續悲觀。
IHS Markit首席經濟師Bernard Aw表示,5月份PMI數據顯示營商環境進一步轉差,更加確認了香港私營經濟正在放緩。基本而言,第二季首兩月的平均PMI數值為整季GDP給出了可供信賴的指南。比較歷史數據後,第二季以來的平均PMI指數與按年增長率約3.6%的GDP大致相符,顯示2018年開首以來的4.7%強勁增長無法延續。產出預期指數跌至一年多以來低位,企業對未來一年的經營信心更加轉差,看淡情緒與競爭熾烈、需求疲弱有關。
商會人士表示,近期中美貿易關係不穩,影響到企業投資信心,若日後爆發貿易戰,將拖累出口表現,屆時港府應推出及時支援措施,以穩定港商信心。
出口往內地訂單大幅收縮
PMI指數下滑,反映新增業務跌幅加劇,5月份數值不僅連跌兩月,還攀上2016年8月以來最急的跌幅。調查資料指,需求疲弱、競爭熾烈、客户流失是銷售下跌的原因。另一方面,以中國內地為對象的出口訂單繼長達六個月的增長週期後,5月份大幅回落,企業隨之進一步調低產出水平,其縮減率接近兩年以來最大。
另外,新訂單減少,企業未完成的訂單亦連跌第三個月。產能持續過剩,拖慢了企業聘僱的節奏,5月份就業數字再度下滑,惟幅度温和。
香港私營企業繼續削減投入品的採購量,反映了下降的產出要求。採購活動的緊縮率較4月份惡化,前置庫存亦隨之鋭減。採購活動減少的同時,卻未見供應商的供貨壓力獲得紓緩,其表現反而繼續轉差。
企業看淡未來一年產出前景
PMI報告顯示,企業對未來一年的產出前景依然看淡,而悲觀情緒與競爭加劇(尤其是電商方面),以及經濟環境轉弱有關。
供應商因貨源短缺而延長了配送時間。調查資料顯示,通脹壓力出現放緩。投入品價格的整體升幅持續第三個月減慢;綜合來説,通脹主要受採購價格帶動,而是月的薪資增長只屬輕微。企業就通脹提及許多不同的因素,包括原材料價格飆升、供應商爭相加價、薪酬調整等等。為催谷銷售,企業進一步調低銷售價格,折扣率達去年4月份以來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