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6月8日電 題:精雕細“斫”六十載——訪香港斫琴師蔡昌壽
中新社記者 殷田靜子
在充滿現代感的香港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一家有著80多年曆史的樂器製造廠隱匿其中。掀帘而入,牆上掛著的十張古琴格外顯眼。
頭髮灰白、身形瘦小的廠主蔡昌壽倚在木椅上,靜心聆聽錄音機播放的古琴音樂。上個月,他剛憑藉“斫琴”技藝獲選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成為目前香港入選該名單僅有的3人之一。
古琴是中國最早的彈撥樂器之一,“斫琴”是製作古琴的雅稱。香港的古琴藝術早在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年過八旬的蔡昌壽出生於樂器世家,從小就與樂器打交道。百年前,他的祖父在汕頭創立“蔡福記”樂器店,在香港也已開業80多年。蔡昌壽小學時就懂得製作琵琶、古箏、二胡等中國傳統樂器。
與古琴的不解之緣,要追溯到60多年前。蔡昌壽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憶述,在中學時期,遇上到“蔡福記”修理古琴的著名浙派琴家徐文鏡。那是他第一次接觸古琴,覺得和其他樂器不同,聲音也好聽,於是對它產生了興趣。
然而,徐文鏡並未立即答應收他為徒。蔡昌壽回憶,當時徐文鏡已接近失明,他則逃學到徐文鏡家裡替他打點日常生活,還會捎帶些吃的和用的。日子久了,這份誠意終於打動徐文鏡。後者便收他為徒,教他斫琴。
斫琴工序繁多,簡單而言,有“尋、斫、挖、鑲、合、灰、磨、漆、弦”九個步驟,但當中不乏重物操作,例如用斧頭砍、用機器磨等。蔡昌壽的雙手已是老繭橫生,右手拇指的上部還曾在斫琴時被意外切斷。
然而即便經歷過這些傷痛,蔡昌壽對古琴的熱愛有增無減,這份熱情讓他堅持斫琴逾六十載,也支撐他走過了最困難的時期。
1992年的一場大病——食道癌,令蔡昌壽的身體大不如從前,但他也從未想過放棄古琴,“因為我對古琴好有熱情”。在醫生和好友的建議下,他開始致力於培養新一代斫琴人。
自1993年創立“斫琴研究班”至今,蔡昌壽已收約50名學徒。“想要斫琴必須要先會彈琴”,這是他擇徒的基本標準。他很高興能看到現在有這麼多人喜歡古琴,因此並不擔心這門手藝會失傳。
他坦言,斫一把古琴不容易,粗略地做也至少要200個小時,且耗體力。自己對學生的要求,就是從原木的開料、刨琴面、挖共鳴箱,以至打磨、上漆、張弦等,從頭到尾都要一手包辦,他希望能把斫琴技藝原汁原味地保留下來。
堅持逾半世紀,蔡昌壽斫琴250餘張,還有一些未上漆的古琴胚子。談到斫琴的關鍵,他認為挑選木材尤為重要。在他眼裡,越是舊木越有成為好琴的潛質,例如屋樑的舊木、老傢俱等。
他笑說,以前遇到舊建築清拆,朋友都會替他保留那些大門、橫樑的木材。如今在工作室中,記者依然可以見到擺放在角落的舊木。有學徒透露,有的木材已擺放超過百餘年。
除教授斫琴外,蔡昌壽更於2011年成立“蔡昌壽斫琴學會”,致力保護及延續斫琴古法,讓斫琴藝術傳予後世。他“好開心”自己入選新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並表示會繼續教授學徒,使這門技藝得以延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