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香港新闻

香港大講堂開講 三院士談共建國際創科中心

时间:2018-06-14

圖:主禮嘉賓合影。

圖:三位院士及港科院創院院士、香港工程科學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學校長陳繁昌(左1),全國人大代表、香港公開大學校長黃玉山(右1)共同參與座談環節。

香港新聞網6月13日電 由香港中國商會、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與香港智庫有限公司主辦的“香港大講堂”第八期12日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主題為“深化兩地科技合作,共建國際創科中心”。中國工程院院士、香港工程科學院院士陳清泉,中國科學院院士、港科院創院院士陳新滋,中國工程院院士、香港工程科學院院士李焯芬擔任主講嘉賓。三位院士圍繞自身的豐富經驗,一同探討在“一國兩制”背景下香港及內地如何實現深入合作,匯集資源,共同創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願景。

陳清泉從習近平主席對在港兩院院士來信作出的重要指示切入,表示習近平主席的指示是對香港科技界和香港同胞的親切關懷和極大鼓勵,並對粵港澳大灣區經濟時代做出預期與展望。他又從全國重大挑戰和中國目前重大科技項目引申至內地與香港創科合作的新機遇。最後,他寄語香港青年,“明道、取勢、奔騰”為成功之道。

陳新滋在演講中著重於粵港澳大灣區的政策,以及區域全面深化合作的未來展望,剖析大灣區具有區位、產業及制度優勢;尤其側重于教育資源方面,指出人才資源需求迫切,“創新之道,唯在得人”。此外,“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域者,不足謀一域(隅)”,粵港澳灣區可以充分整合資源,推廣科技協同創新。他以大灣區新藥研發為例,指出兩地合作空間巨大,前景廣闊。

李焯芬指出,現在國家明確表示,日後香港的教授及科研工作者,可以直接申請內地的研究經費,香港的科研工作者們多了一個重要的資助來源,預計許多香港的教授及科研工作者們,都能成功爭取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或其他國家級研究基金)的資助,不久將來,香港高教界及科技界能夠獲得十分可觀的內地研究經費,並且科研成果應能在本地產業化或通過兩地合作而達到產業化的效果。未來的科研創新成果,絕大部分都能用於香港社會,造福香港市民。

主題演講之後,三位院士及港科院創院院士、香港工程科學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學校長陳繁昌,全國人大代表、香港公開大學校長黃玉山共同參與了沙龍座談環節。

黃玉山擔任主持。黃玉山指出,香港的大學關於應用研究和產業研究的相關政策應有改進空間,需要鼓勵一些產業化、有商業價值的研究;香港的基礎研究良好,而產業化相對薄弱,可考慮鼓勵內地大企業來港建立相關機構轉移香港的科技和發明。

隨後,幾位院士圍繞相關議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陳清泉表示,香港要建立創科中心,社會上需要有一致的理念,其次需要有中長期的建設規劃,最重要的是需要專門的工作組落實實施。

李焯芬表示,非常期待香港的科研成果能產業化,並且粵港澳大灣區中的各個城市來往越來越多、越來越密切,交通越來越方便,長遠來看,9個城市之間的聯絡對區域間很多問題的解決,比如人口老化等都有幫助。

陳繁昌指出,香港一定要跟國家合作,明確定位,同時,國家出台的相關規劃有助於改變香港社會對科技的想法,讓更多年輕人相信科技。

陳新滋認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是歷史的大勢所趨,香港不能故步自封,拒絕合作。

此外幾位院士也針對香港研究經費的批准、科研工作者的評價體系等問題表達了看法。

本期大講堂由全國政協常委、中聯辦副主任譚鐵牛,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創新及科技局局長、創新及科技諮詢委員會主席楊偉雄,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顧問王永樂,香港中國商會榮譽會長陳永棋等29位嘉賓共同主禮。逾300名聽眾參加了本次活動,現場互動氣氛熱烈。

楊偉雄局長在致辭中表示,國家科研資金“過河”這一新措施是兩地創科發展的一大突破、一大喜訊,可以鼓勵香港科學家直接參與國家重大科技建設,以及加強兩地科技人才合作。萬眾期待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即將出台。創科局一直積極支持有關工作,並且與內地有關單位緊密合作,包括了配合國家發改委研究編制打造大灣區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以及與深圳市政府共同發展落馬洲河套地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等。本屆特區政府決心推動創科,會繼續完善本港的創科生態環境,發揮香港“一國兩制”與國際化的獨特優勢,並且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合作互補,貢獻國家的創科發展。(完)

  • 上一篇:業界指空置稅未必對供樓比率產生較大影響
  • 下一篇:屠海鳴:從美朝峰會成果看半島和平的“中國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