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6月14日電 據香港《商報》報道,科學家對神經細胞的結構和網絡,以及細胞之間信號傳遞模式一直所知不多,原因是未有辦法詳細記綠神經細胞群對外界刺激的反應。
香港中文大學最近成功將三維全息影像技術引入雷射顯微鏡,研發出全球首台“數碼全息雙光子激發”顯微鏡,可以超高速拍攝活體神經細胞的3D成像,記錄神經細胞之間的互動,料將可對科學家研究青光眼等視覺神經疾病的成因有重大貢獻。
成本較傳統顯微鏡低
“數碼全息雙光子激發”顯微鏡由中大工程學院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教授陳世祈及其團隊花了近4年時間研發,其特別之處在於加入了一塊投影機常用的零件“數碼微鏡陣列”,內里包含了數百萬個微小反射鏡的光控制裝置。陳表示,該零件可將顯微鏡發出的雷射,同時聚焦在最多20個目標,包括深度,並於每秒作高達32000次改動,故能拍下神經細胞的實時3D影像,及它們在受到外界刺激時的反應,方便詳細記錄細胞之間的情況。傳統的雙光子顯微鏡,則只能投射在1個目標,每秒只可變動最多100次,拍出來的是平面影像。
被問到新顯微鏡的成本,陳世祈指約200萬元,並表示傳統雙光子顯微鏡約600萬元一台,算是另一大突破。現時團隊與中大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合作,該學系教授梁啟信指出,眼睛是人體其中一個特別的地方,可以讓光經由角膜及晶狀體直接照到神經,正好適合作“數碼全息雙光子激發”顯微鏡相關研究,因無須開刀。
梁續說,青光眼是全球最普遍導致失明的疾病,發病原因便是與神經退化有關。而由於新研發的顯微鏡可拍攝到3D成像,能夠有效觀察呈曲面的視網膜及後方神經的影像,分析其細胞代謝功能。梁又指,未來2年會利用顯微鏡集中研究動物活體上青光眼成因,其後會再進行臨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