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7月18日電 (記者 楊威利)香港貿易發展局研究總監關家明18日在一個研討會上指出,初步調查顯示,越來越多港商及外國進口商均認為中美貿易摩擦正對其構成影響;局方在貿易戰環境下更加積極拓展新興市場,并與特區政府相關機構推出系列措施,支持中小企業度過危機。
當日,“中美貿易糾紛:應對策略及案例研究”研討會在港舉行。香港出口信用保險局業務發展部高級經理關月儀表示,局方將為香港出口商提供的免費買家信用評估服務資訊數量由3個增加至6個,并將免費提供發貨前風險保障及研討會和講座等。
香港工業貿易署助理署長王婉蓉表示,因應貿易戰,署方將原本於年底推出的支援措施提前推出,將市場推廣基金上限由20萬港元提升至40萬港元,并提供協助中小企貸款的信貸保證,而企業支持計劃將資助港企到內地拓展商機。
國際貿易及海關法律事務所Sandler,Travis & Rosenberg Ltd合夥人以及亞太區負責人彭郁竹則建議港商考慮與美國同類企業合作,爭取就加徵關稅申請豁免,或將產品原產地轉至不受加徵關稅影響國家,及可根據“首次銷售規則”,委托中間商購買產品作轉售以降低部分關稅。
針對港商或轉嫁關稅成本至美國進口商,關家明在接受中通社記者訪問時表示,貿易戰帶來的關稅負擔最終由誰承擔,要視具體合約而論,但總體對最終消費者來說不是好事。當局希望在繼續推動自由貿易的同時,幫助香港中小企減輕負擔;而作為相對小的經濟體,香港未來將會側重拓展新興市場。
關家明表示,當前的中美貿易摩擦促使局方更有動力、更加有針對性地去拓展新興市場。因應過往香港出口美國的產品性質,未來若想發展取代美國市場或減低對美國市場依賴的市場,局方將側重開拓日本、歐洲及東盟等相對成熟及發達國家市場;此外,為避免關稅、分散產品的生產來源地,生產成本相對較低的東南亞將是未來拓展的重點。
據了解,貿發局曾於2018年第一及第二季度進行出口指數調查時,統計港商對中美貿易摩擦影響的看法,結果顯示第一季度有3/4的企業認為影響不大,但第二季度數量跌至一半。此外,貿發局在北美初步統計約70家與中國有進出口生意的公司或團體,超過一半受訪者認為受到影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