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香港新闻

港媒:私樓供應連跌 更須果斷搵地

时间:2018-07-28

香港新聞網7月28日電 香港《文匯報》28日發表題為“私樓供應連跌 更須果斷搵地”的文章,全文如下:

運輸及房屋局昨公佈,截至今年第二季,未來3至4年私樓新供應數字應為9.3萬伙,按季減少3000伙,是2016年第三季以來最低。私樓供應減少,顯示本港土地供應不足的效應進一步浮現,警示政府要加快搵地步伐,中短期可推進公私營合作發展農地,閒置校舍更應認真考慮改建房屋,填海及利用郊野公園邊陲用地等中長遠規劃亦不可迴避。開發土地雖涉及不同持份者,如果每一方案要達至完全共識才落實,時不我與。因此,只要開發土地方案獲主流意見支持,政府應果斷推行,各界也應以務實理性態度配合,加快搵地建屋步伐,解決房屋供應不足的難題。

業界分析,本港房屋供應由高位回落,主要是熟地單位數目按季跌約26.1%至1.7萬伙,見3年半新低所致,而近期賣地計劃可興建的單位減少是另一原因。雖然政府表示,預期下半年將有10幅住宅用地轉為熟地,可提供約5200個單位,今年數目可再次突破逾2萬伙水平,但土地供應不足、私樓供應減少的警號已響起。房屋供應日益減少,意味樓價更趨熾熱,與市民負擔能力進一步脫節。本港開發土地的問題不能再爭論不休、議而不決。

為增加單位供應,政府實施空置稅,短期內或能促使發展商加快推售。除此之外,公私營合作發展農地,較之填海、開發郊野公園邊陲用地效率更快,不失為中短期增加供應的選擇。目前估計發展商手上的農地儲備不少於1000公頃,只要發展商與政府商討一個合理的補地價即可迅速發展。而且公私營合作,政府可規定發展商提供一定比例的公營房屋,開發土地、增建公營房屋事半功倍。

只是,一提到公私營合作發展農地,難免引起官商勾結、利益輸送的爭議,政府對公私營合作發展農地亦不太積極。事實上,香港有成熟的廉政制度,只要政府做好監管工作,引入立法會、傳媒共同參與的監督機制,確保公私營合作發展農地公開、公平、公正,兼顧各方利益,無需要太多顧慮。

加快土地供應,還應持開放態度,考慮各種可能。例如將本港閒置校舍轉用作發展房屋,就是一個快速可行的方法。根據2015年10月政府審計署報告,教育局的空置校舍數據庫記有234間校舍,當中有27間已經或正待拆卸以供建屋或其他發展之用,105間即約45%則未有使用,而本港閒置校舍平均閒置6年以上,一間位於大埔的校舍更閒置長達17年。

本港閒置校舍多有成熟基建和基本排污、消防設備,部分更位處市區,交通方便,如觀塘道的前聖約瑟英文中學已經空置近10年,適合發展房屋。改建閒置校舍為住房,涉及土地規劃用途及建築物條例相關法例,政府一方面需要拆牆鬆綁,另一方面應力與教育局等部門協調,將閒置校舍釋放出來,善用土地資源,滿足市民居住的迫切需求。

開發土地牽涉不同持份者,利益錯綜複雜,任何方案都難以達成一致共識,都面對重重阻力,這更需要政府既要與民共議,更要事不避難,若某一特定方案較為行之有效,則應在盡量爭取民意支持的基礎上,果斷推行。

  • 上一篇:港媒:主席問候小演員 粵劇承傳須重視
  • 下一篇:林鄭月娥講述“小插曲” 轉達習近平夫婦對粵劇小演員的親切問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