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8月8日電 據中新社報導,香港高校校長憶田家炳:“愛人以德”之楷模
作者 阮曉 韓星童
“田博士是一位受人敬仰的大慈善家,多年來一直為香港跟內地的教育發展出錢出力,造福社會,不求回報,他本人是‘愛人以德’的楷模。”香港科技大學校長陳繁昌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如是評價香港知名實業家、慈善家田家炳的一生。
在香港,由田家炳捐贈且以其命名的教學樓及項目設施等遍佈本地高校,其中9所高校授予他博士或榮譽大學院士榮銜。7月10日,田家炳在香港安詳辭世,享年99歲。陳繁昌等與其合作多年的香港高校負責人們無不扼腕嘆息。
今年初,甫卸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職位的沈祖堯,念起即將百歲的老朋友田家炳,便去他租住的小公寓探望。此前,田家炳賣掉居住了37年的“花園式豪宅”遷居於此。於耄耋之年,由有產,變無產,祗為在金融風暴後繼續支持教育慈善事業。
沈祖堯卻不曾想到,這一探望就發現老人進食有問題。身為醫者的他立刻帶田家炳求醫就診,但因年事已高,田家炳並未接受大型手術。
追憶陪伴老人走過生命最後一段時光的往事,沈祖堯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明顯聲音低落,“這麼好的一個老先生,把一生所有的能力都貢獻在教育上,卻患了一個我們治不好的病,我覺得非常難過。”
自1982年創立田家炳基金會以來,田家炳和基金會在全國範圍內累計捐助93所大學、166所中學、41所小學、約20所專業學校及幼兒園、約1800間鄉村學校圖書室,及橋樑、醫院和博物館,總額超過10億元(港幣,下同)。
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劉遵義還記得,2005年學校開始通過“全國普通高校統一招生計劃”在內地招收本科生,在逾千萬高考學子中擇優錄取300名,但其中不少學生家庭難以負擔來港的學習及生活費用。當他四處籌措獎學金時,也是田老先生首先慷慨解囊,出資捐助。
在中大著名的百萬大道旁,校方將逾9000平方米的圖書館綜合大樓以田家炳命名,感謝他早在1992年時便向中大捐贈2500萬元成立發展基金。劉遵義感慨,“當年通貨膨脹前的2500萬元,如今至少是翻倍的價值。”
與田家炳慷慨奉獻一生形成強烈對比的,卻是他簡單樸素的生活方式——沒有名車和司機,出行靠擠地鐵,外遊自備白開水。
多位相識的校長都無法忘記與田家炳初次見面時,被他那沒有任何豪華裝飾的辦公室所震撼的心情。那面祗掛著他在內地捐資助學照片的牆面令沈祖堯印象深刻,香港公開大學校長黃玉山則直言,“在香港,沒有哪一個富豪的辦公室如此簡陋!”
與田家炳結緣於上世紀80年代中期的黃玉山認為,田家炳事事親力親為,在“己立立人”方面,令人欽佩,身體力行畢生的信仰——“中國的希望在教育”。
他追憶,田家炳對扶教助學已有獨特理念,有別於一般慈善機構更願意捐助北京、上海等地的知名高校,他幾十年如一日地去內地偏遠、欠發達地區發展師範教育。
“他重師範,重德育,去內地捐助學校,既不是去剪綵也不是去拍照,而是去跟老師們座談,強調師德;他也重視學生,建學校的圖紙他都會親自過目、把關,譬如他看到學生在三樓上課,但洗手間若設計在樓下,他覺得不方便,就會要求設計師修改。”
香港浸會大學校長錢大康感嘆,近年社會熱議外國富豪捐出身家,貢獻社會,“但田博士早於30年前,已經開始落實這一想法了,可見他為人情操之高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