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5月25日電 穆迪昨突然調低中國主權評級。
《經濟日報》社評指,外國一些評級機構和基金,過去幾年一直唱淡中國,如指樓市泡沫遲早爆破、地方政府債務與影子銀行和一些隱藏債務是多麼嚴重,中國經濟硬著陸風險大增。惟套一句老話,就是中國國情不同。其一,中國不但外債少、外匯儲備高達三萬億美元,故不會如一些發展中國家無力償還外債而陷入危機,更何況中國的國民儲蓄率高近 GDP 的五成,是美國人的三倍,有能力支撑較高水平的債務。更重要的是,中國不但仍主要是個封閉經濟體,中央政府更有相當多工具,包括行政措施緩和債務風險。
《星島日報》社論指,近來內地債券市場比較緊張,原因是政府本身在推行“去槓桿”的改革,推出連串措施防範地方政府和企業濫發債。在內地密鑼緊鼓透過中港債券通來開放外資進入內地債市之際,穆迪調低內地主權評級,或會稍降國際投資者的入市意欲。不過,如果債券通開放後外資大舉入市,持有國債比例大增,到時才降級,就會造成比現時大得多的金融震盪。債券通年內開通,內地透過去槓桿的改革以保債市健康,因而更形逼切。
《文匯報》社評指,中國經濟今年取得“開門紅”,第一季度 GDP 增長六點九個百分點,超乎預期,經濟結構亦持續轉型優化,“一帶一路”建設扎實推進。隨著中國經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成果逐漸顯現,經濟煥發新活力,債務可控,金融穩定,必將證明穆迪的判斷“跌眼鏡”。美國主導的信用評級機構長期壟斷市場,評級方法存在明顯缺陷,主觀性強,缺乏前瞻性。二零零八年國際金融危機,評級機構都未能起到預警作用。二零一零年西班牙的失業率已近兩成了,政府負債率達百分之百,卻坐享 AAA 級評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