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12月8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被捕事件,牽連國際金融機構也捲入在內,當中包括滙豐銀行。不過,市場傳出有多個版本,有指其以提供資料以換取不被調查,但較可信的版本是滙豐亦為涉入調查之列,該行拒對傳聞作出回應,消息拖累其股價跌近2%至63.7元。
多家外電報道,華為涉嫌透過包括滙豐在內的全球銀行系統與伊朗交易,以逃避美對伊朗的貿易制裁,美國有關當局正調查華為是否透過滙豐銀行與伊朗從事可疑交易。華爾街日報指,有關可疑交易是由獨立監察專員發現。彭博新聞亦引述消息人士,宣稱該名獨立監察員向聯邦檢察官舉報可疑交易,但滙豐並非調查對象。
報道所提及的獨立監察專員,緣於滙控與美國多個司法部門於2012年所達成的延後檢控協議(DPA)。在2012年,滙控因為涉嫌為毒販、受制裁國家等不法分子洗黑錢,遭美國多個監管部門聯手調查,最後達成和解協議,同意支付合共19.21億美元(約149.7億港元)罰款,及達成一項為期5年的延後檢控協議。根據協議,滙控同意在內部設立一名獨立監察專員,以評估其提升反洗錢能力的工作進度。
不過,據路透社報道,早在2016年美國已經開始調查華為是否違反美國制裁伊朗禁令,而近期已將滙豐等國際金融機構也列入調查目標。 市場人士相信,滙豐作為國際金融機構,若以情報換取不被調查的機會不大,因此舉將令其聲譽受損,甚至流失大型企業客戶,故多年來均以金錢和解來解決反洗錢調查。獨立監察專員向司法機關舉報的機會較高,而此舉相信滙豐亦難獨善其身,成為調查目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