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香港新闻

港媒:增公營房屋比例 更應該加緊覓地

时间:2018-12-22

香港新聞網12月22日電 香港《文匯報》22日發表題為“增公營房屋比例 更應該加緊覓地”的文章,全文如下:

政府公佈最新的長遠房屋策略,未來十年房屋供應目標調低到45萬伙,其中將公私營房屋比例由沿用多年的6比4調整為7比3。政府增加公營房屋比例,符合優先滿足市民居住需要的政策方向,值得肯定。目前是適當時機,深入檢討各種資助房屋的訂價政策和流轉限制,將售價與購買者的負擔能力掛,並且進一步弱化資助房屋的投資功能,讓資助房屋徹底與私樓市場脫。在新目標下,未來10年要提供31.5萬個公營房屋單位,但當局承認當前覓得的土地就算順利建屋,都仍然欠缺6.7萬個單位,可見增加短中長期的土地供應實在是刻不容緩。

過去多年以來,本港私樓市場價格與一般市民負擔能力越來越脫節,普羅市民根本難以購買私樓安家。行政長官今年中決定將居屋售價與市價脫,新售價約為市價五二折,目的就是讓市民有更多可負擔的置業機會。資助自置居所成為中等收入市民最主要安居途徑,惟在單位數目嚴重供不應求之下,資助房屋更顯僧多粥少。最新一期居屋超額認購近60倍,要成功獲編配居屋,好似博彩。在這種情況下,提高公營房屋比例是審時度勢的正確做法,可以配合政府新的房屋政策方向,值得肯定。

受宏觀經濟放緩大環境影響,近期本港樓價稍微回軟,熾熱的投資氣氛稍微降溫,這是政府調整公私營房屋比例和優化資助房屋政策的大好時機。當局有必要進一步研究居屋、綠置居、首置上車盤等資助房屋的流轉機制,進一步削弱資助房屋的投資功能,讓資助房屋基本與私樓市場脫,確保不會成為市場炒賣工具,以防止有限資源被濫用,讓資助房屋在解決特定階層市民的居住問題上,更有效發揮作用。

本港輪候公屋人數和輪候時間屢創新高,20多萬人居於房等惡劣環境之下。有政黨早前的調查就顯示,有98.2%市民認為香港居住環境十分擠逼,近87%的人認為這種情況與土地供應不足有關。未來5年,預計新建公屋單位每年不足1.5萬個,2022/23年之後的居屋供應或“斷崖式”下跌。改革訂價機制之後,有興趣和能力購買資助房屋的市民將更多,必須有充足的資助房屋供應才能讓新政策發揮效能。政府要循多種途徑加快覓地步伐,研究增加供應,中短期可以重建未用盡地積比的舊公共屋,改建成更高密度的屋,做到地盡其用,以免資助房屋供應出現斷層。長期則要循填海等辦法入手,盡快向立法會提交填海計劃前期工作的撥款建議。

  • 上一篇:港媒:中國穩增長有效 經濟可長期向好
  • 下一篇:香港金融業銳意革新 新股融資額重回全球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