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香港特區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左)出席記者會。 香港中通社圖片
香港中通社12月21日電 (記者 張瑞絲)香港特區政府21日公佈《長遠房屋策略》2018年周年進度報告(下稱:報告)。特區政府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當天在記者會上表示,香港未來十年期的總房屋供應目標為45萬個單位,為增加公營房屋的供應,政府將公私營房屋新供應比例由原先的6:4調整至7:3,以解決市民住房問題。
特區政府在報告中指出,未來十年期的公私營房屋新供應比例,由6:4調整至7:3,即公營及私營房屋供應目標分別為31.5萬個單位及13.5萬個單位。
陳帆表示,截至目前,假設所有覓得土地如期順利推出作建屋之用,特區政府已覓得供在未來十年期興建約24.8萬個公營房屋單位的土地,較去年公佈的23.7萬個單位為多,但與31.5萬個單位的供應目標仍有距離。特區政府未來會持續“覓地”,多管齊下增加房屋和土地供應。
報告中亦指出,香港未來十年期的總房屋供應目標為45萬個單位,這一數字相比2017年公佈的供應目標46萬個單位減少1萬個單位。這主要是根據特區政府統計處數據推算和評估得出住戶數目淨增長下跌所致。
陳帆指出,特區政府努力增加公營房屋的比例,解決市民住房問題,已決定將原本9幅計劃在未來數年出售的啟德及安達臣道石礦場用地改撥為公營房屋用途,預料可提供1.06萬個公營房屋單位,有助收窄後期公營房屋的供應短缺。
陳帆又指,經行政會議批准,在技術可行前提下,特區政府可提升公營房屋最高住宅用地積比率,由現行增加最多20%提高至最多30%。
此外,報告指出,特區政府將“公屋”修訂為“公屋/綠置居”,且“公屋”與“綠置居”之間具有可互換性。未來十年期31.5萬個單位的公營房屋目標分別包括:“公屋/綠置居”共22萬個單位,較去年增加2萬個單位;“其他資助出售單位”共9.5萬個單位,較去年增加1.5萬個單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