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12月21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港交所(0388)引入同股不同權及允許未有盈利的生科公司上市的新上市機制運行近8個月,惟以新例上市的“新經濟股”表現差強人意,如首隻“特權股”小米(1810)昨收報13.08元,較17元的招股價低23%。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昨強調,“破發”的公司不一定是壞公司,可能只是他們的IPO定價過高,並認為無必要採人為控制發行節奏或價格來避免新股破發。
李小加昨在網誌中指出,新股是否破發與上市公司的質地優劣並無必然關係,破發的參照系只是IPO時的發行價,投資者根據市場冷暖、估值高低調整預期的一種自然反應。並指如果比較在港及美新經濟公司新股PE,會發現大部分新經濟股在港的估值倍數明顯高過同類公司在美國上市時的估值倍數,這可能說明在港上市的新經濟公司定價更高,在後市交易中也會承受更大的破發壓力。
李小加稱,新上市機制生效才幾個月,現在來評價改革成效好像還為時太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