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香港新闻

經濟日報:港提升數碼競爭力 須雙管齊下

时间:2017-06-02

  香港新聞網6月2日電 香港《經濟日報》2日發表題為“港提升數碼競爭力 須雙管齊下”的文章,全文如下: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公布全球競爭力報告,香港整體競爭力再執牛耳,但在新增的數碼競爭力排第7,落後於人。港人除加大研發投資外,更應發揮對科技適應力強的優勢,提高競爭力。

  欠缺科研土壤 企業輕忽科技

  香港已經連續兩年成為全球最有競爭力地方,洛桑今年還首次公布全球數碼競爭力排名,根據知識、科技環境,及未來準備程度三大因素評分,結果新加坡排第1,香港排第7,排名高於台灣(12)、南韓(19)、日本(27)和內地(31)。

  香港數碼競爭力看似不差,實只因在法律框架、資本充裕的環境因素表現突出,但在其他方面如企業創新力等環節俱遠遠落後。箇中底因是先天不足,欠缺科研土壤和社會氛圍不就。首先香港地少人多,樓宇供需失衡,導致樓價租金高昂,企業多不願投放大量資源在港設立科研實驗室。

  其次是港人沉醉資本升值,行業抱持“hi-tech揩嘢,low-tech撈嘢”心態,有錢寧願炒股炒樓,企業投資科研不多,再加上港府過去對科研講多做少,令本港投入科研的資金只佔GDP的0.73%,大大落後於內地(2.5%)、新加坡(3%)、台灣(3%)和南韓(4.29%)。

  這些根本缺失,早非新聞,現屆政府終設立創新及科技局,但或因成立時間尚短,未見明顯成果,仍須努力;港府亦正與深圳合作在河套發展港深創新科技園,希望優勢互補下能有所突破。盛傳候任特首林鄭亦考慮將部分財政盈餘注入“研究基金”,支援大學科研,推動本港創新科技發展。

  適應科技力強 趁機變成優勢

  惟本港結構問題如高租金,以及商界尤其大財團大多無意長綫科研的氛圍等,都非短期可改變,政府上述政策縱能有效落實,創新科技要取得成果亦絕非數年間之事。

  然而,科技除了研發外,還有應用一途。港人向來接受和適應新科技的能力特強,最近例子是港府通過法例,為手機支付服務提供有利環境,中外企業便紛紛搶佔有關市場。在Fintech技術應用上,本港步伐其實比印象中快,例如已有財務公司提供由申請到批核到轉帳貸款,都不經人手的迅捷服務。在在證明只要善用應用新科技,不但是商機,又能改善市民生活,更可以提高營商效率與競爭力。

  所以即使中短期難以大步提升創新科技的研發,只要能好好應用新技術,也能維持以至推高本港競爭力。

  • 上一篇:星島日報:拓地降成本 提升競爭力
  • 下一篇:港媒:梁振英立會臨別贈言:抓機遇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