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6月11日電 題:一位香港特區升旗手的責任:帶領後輩青年做有用的國民
香港中通社記者 闓耳
“向國旗、區旗敬禮!”香港升旗隊總會准尉長黃凱邦用洪亮的普通話給出口令,并肅立行舉手禮。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響徹維多利亞港,兩隊升旗手在國歌聲中將五星紅旗與紫荊區旗拋向藍天。
11日周日一早,香港金紫荊廣場上晴空萬裡,驕陽似火。香港青年黃凱邦所在的制服團體——香港升旗隊總會派出成人及青年隊伍執行當日的例行升旗任務。現場共300多位來自中小學的隊員、導師、家長及遊客在旁觀禮。
為加強青少年的國民身份認同,2008年7月起,獲資格的數家香港青少年制服團體開始輪流負責執行每月第二個星期日在灣仔金紫荊廣場舉行的升旗儀式。再過不到20天,就是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的紀念日,能在紀念日前執行每年僅輪到一次的升旗任務,黃凱邦和隊員們都覺得意義非凡。
“逢五逢十都是我們中國人看重的紀念年份,能够在這個特殊的時候執行升旗任務,我感到非常光榮”。他開心地說。
據其介紹,為了完成好這次升旗任務,他和隊友在4月27日便進入解放軍駐港部隊新圍軍營進行步操及扛旗訓練,此後的每個周日都會回到自己總部訓練,前後大概10次,每次的訓練都由3到8個小時不等。
“骨盆鎖緊,提胯吊腿,腳腕綳直”,黃凱邦細數著解放軍駐港部隊軍官教授的正步要領,著迷於每個細節,黝黑的皮膚透出平日訓練的刻苦。
加入香港升旗隊總會8年,黃凱邦從觀禮隊員開始成長,并在2010年首次獲選參與在金紫荊廣場的升旗任務。此後,他曾三次以指揮官的身份執行任務。
即便如此資深,他表示自己仍會緊張。
“休息時、練習中,腦海裡都告訴自己不能有錯誤”,黃凱邦咧嘴笑說,因為在今年執行升旗任務是歷史性的,錯一次就“遺臭萬年”了。
對自身要求嚴格,是他覺得在香港升旗隊總會歷練8年最大的收獲。
“紀律和堅持方面的訓練,讓我成長為一個准尉長,心態上就有了一個責任感,以前可能就是吊兒郎當的”,黃凱邦不好意思地說。
他口中的責任感,是對年輕後輩的引領。
就在升旗儀式結束後,黃凱邦便和一衆成人隊員充當起了講解員,為前來觀禮的幼兒園及中小學生講解金紫荊廣場上的四個重要的建築物——“永遠盛開的紫荊花”貼金銅雕、香港回歸祖國紀念碑、會展中心及其前面的兩根旗杆。
“你看,這兩根旗杆都是以維多利亞港和獅子山做背景的,國旗杆14米,區旗杆12米;‘永遠盛開的紫荊花’銅雕,設計中有長城的元素……”
黃凱邦說,自己出生在香港回歸前,但心底都覺得自己是中國人。“我們有一個責任,就是去帶領我們的青年隊員做一個起碼有用的國民,將國民身份帶給他們,并發揚光大。”
據介紹,黃凱邦所在的香港升旗隊總會成立於2002年7月1日,以推廣學校及團體的升旗文化,讓香港學生及社會大衆通過親身參與,認識國家,目前已在全港中小學校成立超過460支升旗隊,是目前全港唯一在教育界進行升國旗教育的青年制服團體。
香港升旗隊總會總監許振隆向記者表示,香港是非常多元的社會,如果從小有機會參與了解升旗這個莊嚴神聖的儀式,對學生、青年建立國民身份認同及自身成長都是非常重要的。多年來,無論嚴寒還是酷暑,香港的家長都非常支持。因為這樣可以鍛煉孩子的意志,今後為國家和香港做出貢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