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香港新闻

香港商報:中國因素為香港經濟加分

时间:2017-06-13

  香港新聞網6月13日電 香港《商報》13日發表題為“中國因素為香港經濟加分”的文章,全文如下:

  彈指一揮間,回歸祖國20年了,香港經濟無疑有了很多變化。其中一大特點便是,“中國因素”在香港經濟中有著越來越豐富突出的體現——從商業區內采購的內地遊客,到來港置業、經營、融資的內地企業;從越來越受市民歡迎的國產手機、電器、美食,到愈發被港人熟識的內地商界名人。這樣的變化,當然繁榮了香港經濟、豐富了市民生活,但在某部分人眼中,卻彷彿代表著香港“舊日榮光”的失去。他們指責,正是不斷湧入的“中國因素”,令到香港“變味”,變得所謂“中國化”、“染紅”了;若想保持香港的自身特色和優勢,就必須“去中國化”、“去內地化”。

  上述聳人聽聞的言論,著實蠱惑了一些人。但事實是否真的如此?昨日,評級機構標準普爾發布報告指,香港回歸20年來,雖然與內地的融合及聯繫度增加,但在經濟、金融及管治系統,與內地仍有很大分別並存在分隔,符合一國兩制的框架;香港的政策及獨立運作模式改變機會很低。前港督衛奕信亦在近期報章專訪中指出,“回歸20年後,香港仍然被視為全世界最佳的營商城市之一,經濟狀況仍然非常良好,一國兩制和法治仍然運作”,香港回歸後的“得分點”遠多於“失分點”。

  顯然,對於“中國因素”的盲目抗拒,只不過是罔顧事實的偏見。事實上,雖然已經回歸20周年,但香港過往賴以成功的獨特制度,不僅沒有改變,反而還在國家的支持下得到了加強。例如,回歸後曾有不少聲音認為,香港應當廢除港幣,改以人民幣作為流通貨幣。但在一國兩制的框架安排之下,香港不僅繼續以港幣作為流通貨幣,聯繫匯率制度得到進一步鞏固,港府亦保留了高度的財經自主權。事實證明,這樣的制度安排對兩地經濟達致了“雙贏”:一邊是香港成為內地企業吸引外國投資,對沖匯率風險,布局海外市場的最好立足點;另一邊,“中國機遇”的巨大吸引力令全球投資者匯聚香港,香港亦利用獨特的貨幣體系和稅制制度,積累了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資金池和高達40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為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中心打下了堅實基礎。“中國因素”與“香港特色”實現了完美的配合及對接。

  尤當指出,每當香港經濟面臨沖擊或危局之時,強有力的“中國因素”都得以令香港經濟轉危為安。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沖擊香港,聯繫匯率一時岌岌可危,正是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特區政府果斷出手,擊退金融大鱷的進攻;2003年SARS肆虐,香港市面百業蕭條,內地及時出台CEPA並開放自由行,令香港經濟迅速擺脫低谷;2008年金融海嘯後,國際經濟陷入低迷,但在一枝獨秀的內地經濟帶領下,香港經濟才得以保持穩定增長。更不必說,內地近年在互聯網創業、科技創新領域的活躍,為香港經濟轉型提供了鮮活動能;“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等長遠區域經濟倡議與規劃,更為香港的未來發展注入了新動力。實踐證明,“中國因素”已不僅是香港經濟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更是最重要的加分項。

  香港商報評論員 萬青

  • 上一篇:星島日報:少年沉溺色網 代價不菲
  • 下一篇:港媒:加強軟硬件建設 提升保障私隱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