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香港新闻

星島日報:活化堆填區 應有新思維

时间:2017-06-27

  香港新聞網6月27日電 香港《星島日報》27日發表題為“活化堆填區 應有新思維”的文章,全文如下:

  政府推出已修復的堆填區供團體申請活化,其中兩幅打算交予港人熟悉的志願機構作康樂用途,可作家庭樂的好去處。當局尚有其他堆填區用地待活化,應考慮更具創意的安排,更好地利用這些土地,發展成港人甚至旅客樂意徜徉的休憩景點。

  堆填區由於長年沉降,又要顧及垃圾分解釋放的甲烷易燃氣體,就算經過一段時日的“休養生息”,確保安全後提供予公眾使用,限制仍多,包括不宜興建住宅,建築物高度和負重都嚴加限制,因此最宜發展作康樂用途。

  現時已經開放予公眾使用的堆填區土地共有六處,大部分用作公園和遊樂場,各有特色,例如在公園內有無線電遙控車場,有的設有足球和棒球訓練場,有的設射箭場,有的設寵物公園。有兩處則分別全用作小輪車場和高爾夫練習場。

  康樂設施熟口熟面

  今次申請團體有管理康樂活動場所經驗豐富的志願團體,亦有一些希望能夠取得專用地方的體育組織,結果這些體育組織鎩羽而歸,原因包括種種技術問題,例如興建羽毛球場館需要解決土地,不平均沉降的問題,一些高爾夫及棒球練習場地所需建造的高桅照明裝置又可能構成光污染。過去有體育場地有財力不足和管理問題,影響場地保養和使用,難免增加當局戒心。

  初步成功申請的兩個志願團體,一個是東華三院,一個是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本身有相當財力,又有大量基本用戶網絡,不愁“客源”,分別活化將軍澳第一期和馬游塘中堆填區。當局會要求這兩個組織,提交詳細建議書。

  這兩處地方將分別被用作營地及環保教育中心,以及綜合社區活動中心,都向公眾提供戶外康樂活動和休憩場地,各自的特色包括社區農圃、環保教育、甚至紅葉觀賞等,在穩打穩紮中添加一點趣味。

  發揮創意打造景點

  相比之下,新加坡對休憩用地的規劃,野心和驚喜就大得多。當地把一百零一公頃(相當於五個香港維多利亞公園)的填海沿岸土地劃作濱海灣公園,舉辦國際設計比賽,建設成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擎天大樹”樹幹、全球最大的“空調”花園“花穹”和“雲霧林”等,成為本地人和海外旅客都嚮往的旅遊景點每年遊覽人次以數百萬計。

  本港堆填區由於面積所限,例如今次公布初步甄選結果的兩處堆填區各自面積不足兩公頃,不可能像新加坡這麼大規模發展,但是,也可以多花心思甚至邀請香港與外國建築師提出設計方案,在現時熟口熟面的用途之外,設法加添創意,成為具特式的景點。

  至於日後本港如果在中部水域大規模填海發展東大嶼都會,在規劃各類住宅、商業、社區設施等用地之外,也可以發揮創意,發展吸引市民和遊客樂於前來享受的大型休憩設施。

  • 上一篇:香港上半年IPO失落全球三甲
  • 下一篇:香港商報:一國兩制成就輝煌生機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