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香港新闻

評論:同心開創“一國兩制”新局

时间:2017-06-29

  港新聞網6月29日電 題:同心開創“一國兩制”新局

  中新社記者 董會峰

  在全球中華兒女、中外媒體的矚目下,香港即將迎來回歸祖國20周年。

  連日來,以香港為中心,在北京,在上海,在深圳,在紐約,在倫敦,在悉尼,在東京,在新加坡,在巴西利亞,在世界許多中國人、海外華人聚集的城市,有關紀念、慶祝密集展開。活動之多、參與之眾、範圍之廣、形式之豐,令人不禁想起20年前的“回歸熱”。一張張照片,一段段視頻,一次次憶述,帶人回到當年那激情澎湃、載入史册的回歸瞬間。

  因著習近平主席踏上香港土地,因著系列慶祝活動就要登場,因著香港特別行政區首位女特首及新班底即將宣誓就職,香港再次成為世界焦點。

  新時勢,新坐標,香港站上新起點;新人事,新氣象,同心開創新局面。

  拋開政治紛爭,摘下有色眼鏡,回望歷史軌跡,方能持平看香港走過怎樣的不凡路,“一國兩制”實踐到底怎麼樣。

  這是“一國兩制”落地生根、紫荊花開的20年。20年來,中央政府信守莊嚴承諾,嚴格按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堅定支持香港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真心誠意、八風不動。鄧小平先生創造性提出的“一國兩制”構想,在他生前希望坐著輪椅也要走一走看一看的香港變成生動現實,且在磨合中不斷豐富、提昇、完善。“一國兩制”深入人心,始終是香港,也始終是香港與內地的最大公約數。香港中文大學持續發佈的民調,清晰顯示港人對於“一國兩制”的高支持度。

  這是中央政府和內地持續“挺港”、兩地深入融合的20年。20年來,從延續過往、不間斷向香港提供水、電、生鮮,到“不惜一切代價”助港阻擊國際金融大鰐,從CEPA、自由行,到近年來的“滬港通”、“深港通”、即將推出的“債券通”,從贈送四隻大熊貓到支持香港加入亞投行,從“十二五”、“十三五”規劃納入港澳專章,到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粵港澳大橋即將通車,無一不是挺港之證。

  這也是香港歷經風雨、港人調適心態的20年。20年來,香港櫛風沐雨,從回歸伊始就遭遇亞洲金融風暴,股市、房市大跌,包括中產階層在內的港人資產普遍縮水,到禽流感、非典疫情,從經濟起起伏伏到貧富懸殊拉大,從政治爭拗、街頭運動到立法會“宣誓風波”,可謂挑戰不斷,“關關難過關關過”。

  有論者援引數據從六個方面概括香港回歸20年:法律地位變了,核心價值沒有變;經濟結構變了,自由開放度沒有變;社會結構變了,不同族群關愛沒有變;經濟總量佔比變了,地位作用沒有變;外部環境變了,中央關懷支持沒有變;社會氣氛變了,堅信“一國兩制”沒有變。

  大道至簡,誠哉斯言!歷史觀察與評價,確應以宏大的視野、歷史的標尺、發展的眼光,辯證看香港的變與不變,辯證看“一國”與“兩制”,辯證看香港跟內地的融合與香港的國際化。不進則退,變是必然。不變的是對“一國兩制”的堅守,對“港人治港”的信心,對香港對國家對民族的情懷與擔當。

  觀當今世界,和平發展是主流,然局部仍有恐襲、衝突、戰火,不確定因素多,“黑天鵝”事件時有發生。因之,更顯“一國兩制”對於和平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國際意義,香港回歸20年繁榮穩定發展之彌足珍貴。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近代跌下去、備受西方列強欺辱的中國已經奮起,重新走回世界舞台的中心。“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為香港帶來全新的機遇。而香港刻下政通人和,正是專注經濟民生、解決深層次問題、開創“一國兩制”新局的最好年代。

  未來五年,貴在同心,關鍵在幹。下一個20年,逐夢香江,可期可許。(完)

  • 上一篇:畢馬威:美加息料改善港銀息差
  • 下一篇:港女運2千萬港元可卡因赴台 桃園機場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