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7月7日電 據中新社報道,“大香山”與海上絲綢之路——紀念鄭和下西洋612周年座談會7日在廣東中山舉行,來自澳門、珠海、中山等地的官員、學者和嘉賓,共同探討搶抓“一帶一路”戰略機遇,攜手共建“大香山”。
“古時番禺多桂”,人們把這裡最高最大產桂最多的山稱為五桂山;據史志記載五桂山盛產異花神仙茶,其香聞十里,故叫“香山”。南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朝廷將南海、新會、番禺部分地方及沿海島嶼劃出,按嘉靖《香山縣誌》:“因鎮名為香山縣”,轄管範圍包括現今的中山市、珠海市、斗門區(原縣)、澳門特別行政區的陸海域以及現今番禺、新會部分毗鄰地域。
中山市政協主席丘樹宏表示,自6個世紀前,包括今天中山、珠海、澳門三地在內的香山地區,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是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前沿地和中外商貿往來的樞紐區域。近現代以來,香山人率先走向海外,使這片土地成為中國近代史和近代文化的搖籃。他認為,梳理香山地區的海洋歷史,找準文化為引領的發展地標,成為中珠澳三地的共識。
澳門中華文化交流協會常務理事李亞飛說:“作為歷史淵源相連、人文相通、同屬‘大香山’地區的中珠澳三地同胞,近年來合作日益加強,三地應該抓住目前對外合作發展難得的機遇,積極行動起來,彰顯自身的特色。”
李亞飛對如何結合三地經濟文化發展,攜手共建“大香山”提出了詳細的建議:通關便利,優化各口岸的通關設備;交通便利,進一步推動城市群內軌道交通的無縫對接;三地公交城軌等公共交通一卡通;推動醫療合作提供遠程醫療,三地居民異地就醫、互認醫療保險及醫療合作機制;推動教育合作,擴大社會參與促進民間合作等,讓澳門社團也可以在城市群中發揮獨特作用等。
珠海文化保護協會會長蕭一亭認為,中珠澳三地原本就是同城,三地應該發揮“大香山”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大格局中的引領作用,發揮好經濟特區及橫琴自貿區的優勢,以制度創新為平台,實施更加主動的對外開放政策,發揮公共外交優勢,搶抓“一帶一路”戰略機遇,打造陸海空聯動的經濟走廊,讓“大香山”真正成為中國連接東盟、走向世界的重要城市。(記者 李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