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香港新闻

商報:推平租劏房紓困 權宜之計不能權宜

时间:2017-07-13

  香港新聞網7月13日電 香港《商報》13日發表題為“推平租劏房紓困 權宜之計不能權宜”的文章,全文如下: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昨再解畫“平租劏房”計劃,表示正在構思的“同屋共住”構想,有不同的模式,包括類似現時劏房的做法,以分間模式隔出不同獨立空間,但面積及安全衛生都會較劏房好。另一種是類似“七十二家房客”模式,不同家庭同住一個地方,當中有自己房間,亦有共用空間。相關計劃是政府以創新思維,為紓緩基層市民住屋困難的新嘗試,雖是權宜之計,卻可解燃眉之急,對此應樂見其成。然權宜之計不能權宜,政府必須有詳細的規劃和管理辦法,避免執行時缺失頻仍,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和困擾。

  本港房屋供不應求,乃是多年積累下來的問題,雖然政府一直盡力改善,但步伐仍嫌緩慢,始終遠水救不了近火。近幾年樓價一飆再飆,一般市民申請公屋的平均輪候時間達到4.7年,不少基層市民遲遲未能上樓,只能居於籠屋、板間房、天台屋及劏房等住所,這些居住地方條件之惡劣,大家有目共睹,不僅面積細,衛生環境欠佳,消防安全存憂,租金還不斷攀升,變相迫使住戶愈搬愈細。

  陳帆上任之始,即到訪深水埗劏房戶家庭,聆聽訴求,了解住屋情况,他主動提及自己小時候都是住在板間房,但直言現在浻房戶的居住環境比60年代更為嚴峻,觸景生情,一度哽咽,足見積壓的基層住屋問題在加劇。看到了困難,陳帆也提出了解決的方案,建議政府與社企合作提供合法浻房,以“良心價”出租給有需要的市民,希望可以短期內改善基層居住條件。面對香港有眾多低收入人士租不起貴租房,無力置業,以及出於為輪候公屋市民提供過渡性居所的考慮,政府推出價錢廉宜的合法浻房,不啻是個務實的選擇,相信能夠起到即時紓困的作用,值得支持,亦顯示政府有心有力,願意迎難而上,切實解決民生難題。

  無疑,要有效改善基層市民居住狀况,根本之道是拓展增量,加快拓地建屋,加多公屋及上車盤的供應。在拓展增量緩不濟急的情况下,善用現有資源,盤活存量的“平租劏房”,就成為紓困的有效手段。特首林鄭月娥指出,以合法、合乎規矩間隔樓宇,并非沒有可能,回應了外界對“平租劏房”是否可行的擔憂,而按照陳帆的說法,有很多發展商及地產投資公司“收蒙好多樓”,但仍等待重建,“本身資源系浪費”,他以公屋上樓平均4.6年計算,計劃可確保單位流轉,“有得上樓就會走”,可見計劃是經過認真研究和推算的,政府并非劃大餅。至於有意見認為計劃只是杯水車薪,是權宜之計,但有做就有幫助,能幫多少就多少,總好過袖手旁觀,任由浻房住戶問題惡化下去吧。

  政府在落實“平租劏房”計劃時,具體的細節也須考慮清楚,要有足夠配套措施一併推出方可行事。例如要解決建築結構安全和防火設施問題;現時入住劏房的并不一定是窮人,需要區分好服務的主要目標對象;要確保“平租劏房”流轉,以發揮最大功效幫助更多人群等,令“好事做好”,幫助紓緩惡劣居住環境,為基層市民帶來希望,也是完善本港房屋政策的務實之舉。

  香港商報評論員 周武輝

  • 上一篇:經濟日報:通俄門愈燒愈烈 礙美內政外交
  • 下一篇:港媒:吉布提基地助中國保國家和港人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