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香港新闻

文匯報:教育撥款考驗反對派的忠誠與智慧

时间:2017-07-18

  香港新聞網7月18日電 香港《文匯報》18日發表題為“教育撥款考驗反對派的忠誠與智慧”的文章,全文如下:

  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明日舉行暑假休會前最後一次會議,仍有多項議案待通過,包括特區新一屆政府的“頭炮”36億元教育撥款。由於4名反對派人士上周五被法庭裁定喪失議員就任資格,有反對派議員認為事態嚴重,不能再如常開會,更有反對派議員揚言要“拉死”36億元教育撥款以表達不滿。是否將新增教育撥款等民生議題與某些人喪失立法會議員資格進行綑綁,是檢驗反對派是否尊重法治、是否繼續以政治騎民生經濟、是否有誠意改善行政立法關係的重要標準,也是對反對派是否忠誠自己的政治宣誓,是否具有政治智慧的一個考驗。立法會待審議的各項撥款與市民息息相關,且具迫切性,希望反對派議員順主流民意,以公眾的利益為依歸,拿出勇氣作出擔當,切勿綑綁阻延撥款,重蹈泛政治化的覆轍。

  4名反對派人士被法庭裁定喪失立法會議員就任資格後,財委會成為部分反對派進行“抗爭”的第一個戰場。上周財委會因此場面混亂而兩度休會,包括教育撥款在內的多項議程推延至本周續審。財委會主席陳健波昨表示,由於無足夠議員回覆願意出席加開會議,本周四和周五不會加會,周三的會議是今個會期最後一次會議,36億元教育撥款能否通過備受關注。

  反對派議員對於是否繼續癱瘓財委會令教育撥款觸礁,出現不同聲音。不少意見認為,教育問題關係重大,而且36億元教育撥款回應業界多年訴求,理應先予通過;但有個別議員立場強硬,堅持綑綁拉布阻礙撥款,更要求政府作出重大讓步。因此,是否將撥款與DQ議員問題綑綁,將是反對派對法治、對民生議題、對改善行政立法關係的態度的試金石。

  首先,特區政府根據基本法第104條和人大釋法、以及《宣誓及聲明條例》對瀆誓議員提出司法覆核,完全是依法辦事,法庭宣佈相關人士喪失立法會議員就任資格是依法裁決,兩者均彰顯作為香港核心價值的法治精神。有人不接納法庭裁決,威脅要“拉死”教育撥款,發洩不滿;有人更要挾,如果政府不承諾不向被DQ的反對派人士追訟費,不會提出DQ其他議員的訴訟,就“拉死”教育撥款....。.這種做法,不尊重法庭裁決、不尊重法治,更強人所難,逼政府不依法辦事,是對香港良好法治傳統的公然破壞。

  其次,反對派長期以來將經濟民生議題政治化,令香港折騰內耗,錯失發展機遇,最為人詬病。國家主席習近平來港視察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香港如果陷入“泛政治化”的漩渦,人為製造對立、對抗,那就不僅於事無補,而且會嚴重阻礙經濟社會發展。習主席的告誡言猶在耳,反對派若執迷不悟,將教育撥款等民生議題與DQ議員混為一談,干擾政府正常施政,明顯是延續泛政治化抗爭的歪路,不惜悖逆民意、犧牲市民的利益。

  第三,新特首林鄭月娥相當重視改善行政立法關係,主動付諸行動,釋出善意,36億元教育撥款正正參考了反對派業界代表的意見,回應了反對派團體的訴求。正當行政立法關係改善邁出第一步之際,反對派若因DQ議員問題而“拉死”教育撥款,林鄭月娥改善行政立法關係的努力勢必遭受重大挫折,是誰破壞和解、撕裂社會,不言而喻。

  香港是法治社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任何理由都不能凌駕於法律之上,反對派不服法庭DQ議員的裁決,應透過法律途徑解決,而不應以癱瘓議會、狙擊施政作要挾。政治歸政治,法治歸法治,民生歸民生,公眾分得很清楚,為反而反的舊路已行不通,希望反對派知所進退,為改善民生、推動香港進步發揮自身應有的價值。

  • 上一篇:香港施政報告定10月11日 歡迎建言
  • 下一篇:鯰魚當斑腩出售 凍肉店罰款八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