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7月22日電 香港《商報》22日發表題為“創新制度整合資源 力解醫療難題”的文章,全文如下:
為了紓緩公立醫院醫療服務供不應求問題,醫管局昨宣布多項協作應變措施,其中包括與聖德肋撒醫院簽訂協議,接收公立醫院轉介的病人等。不必諱言,香港“睇病難”問題日益嚴重,今次當局向私家醫院“借位”,無疑有助臨時應對目下夏季流感高峰;惟長遠來說,當局亦宜積極研究應否將措施恒常化,同時還須持續增加公營醫療軟硬件供應。
近日公營醫療體系負荷爆標,病床使用率持續高企於100%以上,個別醫院的數字更逾120%,情況無疑令人憂慮。有見及此,充分整合及利用全港醫療資源,向有鎔置病床的私家醫院轉介病人,誠乃資源效益使用最大化的應有之義。相關“官商合作”模式,便可達致三贏局面:既可減輕公營系統的壓力,私人市場又可因此獲益,而最重要的是,市民健康得到了更佳保障。尤其是,經轉介的病人毋須承擔額外費用,付費水準跟公立醫院睇齊,都由醫管局代為負責,聖德肋撒醫院則僅向政府收取每日500元診癥費,至於其他服務則按二等病房的半價計算;也就是說,這不單不涉什麼“官商勾結”,倘若有所謂利益輸送的話,輸送對象亦只是市民大眾而已。
事實上,坊間非但未聞重大反對聲音,反而只聽“借位”數量不足之說;所以,當局好應視乎往後情況,積極研究進一步擴大類似“官商合作”,甚至將措施變成恒常政策。
與此同時,進一步增加醫療供應,也是未來必由之路。畢竟,流感高峰季節年年皆有,加上人口老化勢必推高各項醫療需求,故由增加醫院床位到增加醫護人手,步伐不單不能停止下來,還必須不斷加強加快。日前,在反對派的“拉布”操作下,3間醫院的擴建和重建撥款就險些無法在立法會財委會暑假前最後一次會議獲得通過,否則的話,未來醫療供不應求矛盾肯定更加尖銳。不過,對於政府覓地擴建或興建醫院設施,反對派往後誠不應該繼續為反而反,市民健康實不能夠淪為政治籌碼遭人騎劫。
除了硬件方面,軟件供應亦不可少,就似今次“借位”新措,其實也涉“借人”及“借服務”一般;當局以兼職方法增聘人手,固然能夠治標,而要長遠治本,則須一方面擴大本地的醫護學額,另方面並研究放寬引入更多非本地醫護人員。截至去年,全港僅得十餘名非本地醫生以有限度註冊形式擔任駐院醫生,數字無疑存在相當提高空間;始終,這對紓緩病人需求以至紓減醫護人員的壓力均非好事,增聘醫護人手肯定不得不假外求的。
香港醫療體系的“病”,乃病在供不應求。透過制度創新,促進公私營醫療之間合作,無疑有利提高現成資源的使用效益。
展望將來,想方設法進一步增辟供應,特別是在土地及人力等保護主義與市民整體健康利益之間,以實事求是和大局為重的態度與精神來凝聚共識,唯有如此,香港醫療供應才可突破樽頸,有效根治供不應求的“病”。
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