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8月1日電 題:林鄭月娥就任滿月 各界熱評開局良好
中新社記者李焯龍
8月1日是林鄭月娥就任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滿1個月的日子。在過去1個月內,她與其新班子展現了管治新風格,頻頻落區,勤政為民,解決教育界燃眉之急,更主動致力改善行政立法關係。香港各界人士普遍認為,林鄭月娥與新一屆政府開局良好,行動力強,剛柔並重。
一個月前的7月1日上午,由國家主席習近平監誓,林鄭月娥宣誓就任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任行政長官,她也成為香港回歸以來首位女性行政長官。
林鄭月娥在就職典禮上致辭說,加強市民對特區政府的信任是本屆政府的施政重點。競選期間,她提出以管治新風格重建和諧社會。本屆特區政府將在一系列社會議題上與立法會議員和社會各界加強溝通,盡力建立共識。
就職典禮完畢,林鄭月娥馬上將上述施政理念轉化為實際行動。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就任後第二天,林鄭月娥穿梭香港島、九龍及新界,走訪社區,登門家訪,共慶回歸;看望老人,噓寒問暖;走往街上,與民交談。
就任後第五天,林鄭月娥又帶著誠意出席特區立法會答問會,提出了四項措施改善行政立法關係,並公佈50億元(港元,下同)教育新資源的首階段建議,首先推行8項、每年約36億元的措施。
香港特區立法會第一大政團——民主建港協進聯盟(民建聯)主席李慧瓊認為,林鄭月娥上任後馬上“落區”(到社區)、向立法會釋放改善行政立法關係的誠意,證明她真心重視跟市民、立法會議員溝通,致力營造有商有量、互相信任的討論氛圍。這些都是香港市民樂見的。
最終,36億元教育新資源的撥款獲得通過。李慧瓊表示,此撥款在立法會獲得不同派別的支持,大家都不希望將它“拉倒”。林鄭月娥成功打響“頭炮”,有一個好的開始。
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前主席鄧飛認為,36億元教育新資源撥款獲得通過,具有雙重意義,一是證明林鄭月娥的競選政綱“說得出,做得到”,解決教育界燃眉之急,讓學校、教師和學生受益,同時反映她對教育的重視;二是為改善行政立法關係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為求同存異、建立共識作了一個良好示範。
進入7月中旬,香港面對夏季流感高峰期,多家公立醫院急症室及內科住院病床持續爆滿。16日,林鄭月娥帶上口罩,巡視公立醫院,並要求醫院管理局(醫管局)制定方案,強調政府會提供足够資源;不足24小時,醫管局便宣佈推出一系列措施。目前,部分公立醫院內科病房的爆滿情況已稍為紓緩。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范徐麗泰表示,林鄭月娥與相關官員多次到醫院為前線醫護人員打氣,還與私立醫院達成協議,轉介公立醫院的病人到私立醫院,意念創新,以往歷屆政府都未曾試過。
范徐麗泰認為,本屆政府上任後展現行動力,富有人情味。本月初,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放榜前一天,林鄭月娥與多名司局長分別回母校為學弟學妹打氣,表現團隊精神,特區政府用行動向年輕人表達關懷,讓她印象深刻。
“林太是一個有愛心、沒有架子的特首。”香港工會聯合會(工聯會)副會長、香港建造業總工會理事長周聯僑透露,本月10日,3名工人在九龍紅磡一地下管道施工時,不幸因事故意外死亡。事發後,林鄭月娥非常重視,親自聯絡工程承辦商瞭解撫慰死者家人的情況,並責成政府發展局跟進。由此可見,林鄭月娥與其新班子非常關心市民的安危,以市民福祉為依歸。
香港經濟民生聯盟(經民聯)主席盧偉國認為,從新一屆政府上任1個月的表現,看得出林鄭月娥是有理念的,而管治團隊熟悉政府運作,作風務實,經常主動“落區”與市民溝通,表現穩定可取。
盧偉國贊同,在一些原則性問題上,林鄭月娥與主要官員站得穩,不刻意討好,予人務實的感覺。
“香港社會問題複雜,林鄭月娥要循序漸進解決積累已久的問題。”全國港澳研究會香港特邀會員、香港資深時事評論員朱家健分析說,林鄭月娥上任1個月來,形象親民實干,施政有板有眼,急市民所急。她與其管治團隊努力營造良好的社會氣氛,社會各界須珍而重之,宜求同存異、謀求共識。(完)